“哇,《縱橫四海》,紅姑好靚的啊!”
“敵不過《飛鷹計劃》,程龍無人比。不過去年周星馳上位,《賭聖》4100萬票房!想當年《英雄本色》也不過3千4百萬。”
“唉,時代變了!我就不喜歡無厘頭。”
“那就看看《跛豪》嘍。”
“哈哈,許先生果然行家!”
這位香港老闆姓陳,對影視很感興趣。旁人插不上嘴,就聽他倆在哪兒一句一句,完全無障礙。
好容易暫歇,李程儒忍不住問:“陳老闆,看樣子您是做電影生意的?”
“不不,差得遠。”
“那您是……”
“失禮失禮,這是我的名片。”
他發了幾張名片,許非一瞧:香港xx外匯有限公司。
“簡單講,我是做外匯經紀的。”
“……”
眾人蒙圈,外匯都知道,1980年為保證外國人、歸國華僑和港澳臺同胞購物需求,中國銀行開始發行外匯券。
但外匯經紀是什麼玩意兒?
陳老闆見大家不懂,笑道:“現在香港很流行外匯保證金交易,客戶先開一個賬戶,往裡面存一筆錢,我們抽取一定佣金,給客戶設定額度。
他在這個額度內自由操作,賺或賠,自動存入賬戶。”
“……”
還是蒙圈,這年頭別說土大款,連銀行都搞不明白。
李程儒遇事不決問許非,“許老師,你聽懂了麼?”
“就是炒外匯。”
“哈哈哈!”
陳老闆豎起一根大拇指,“佩服佩服!”
一時間,一幫大款纏著許非講解,而他神色微妙,頓了頓道:“每人下一百塊錢底,再給他十塊錢,他給你200塊錢的額度,你們在200塊錢之內隨意玩。”
“哦哦,明白了!”
眾人恍然大悟,於是更懵逼,“那陳老闆,到底怎麼個炒法?”
“說白了,就是透過貨幣之間的匯率波動賺取利潤。目前最熱的是日元兌美元,因為美日正在搞貿易戰。
比如118.0日元兌1美元,我們看美元強,做多一手。然後紐約開盤,120.0兌1美元,這就賺了。反之叫做空,往下跌。”
“……”
一幫大款暈暈乎乎,聽對方描述,是個賺大錢的玩意。
陳老闆見狀,笑道:“我們公司剛到京城發展,在賽特大廈,幾位有興趣可以來看看。”
炒外匯起源於倫敦,西方屢見不鮮。最早由這幫香港經紀商帶到內地,說是未經批准,但政府也沒管,實際是當作試點。
此乃八九十年代的特色,啥事先試試。
一頓飯以捐款開始,以蠢蠢欲動結束。
陳老闆就像帶來了西洋鏡,給封閉的人們引入了新世界,冰山一角,顯露出什麼叫金融,什麼叫資本。
李程儒下樓的時候一句話沒說,到長城飯店腳底下,倆人站了一會,跟著順街往西走,邊走邊找計程車。
今兒車還少,走了半天,眼瞅著東三環北路了,那邊一大片全是使館區。
老李抽著煙,頗為糾結,道:“我明天想去賽特看看。”
“可以啊。”
“我就先看,不一定……嗯?”
“嗯什麼,我也想瞅瞅。”
“不是,這是炒外匯啊!”
老李眨巴眨巴眼,奇道:“許老師你這麼保守,也想玩這個?”
“啥?”
許非也一愣,“我賣蘭花,開伊蓮,亞運會,四個月五百萬,再加上這特別特……你特麼哪點看出我保守?”
“呃……”
李程儒撓撓腦殼,是哦,許老師一向划船不用漿,前行全靠浪。可不知為啥,總覺得他穩如狗。
可能因為他不飄。
“嘿嘿,那就成了!”
他突然愉快起來,道:“陳老闆說賬戶起碼得一百萬美金,咱們別動那百分之七十,提前分分紅就夠了。”
1991年,美元兌人民幣5.3233,就是下五百多萬的底。
後世根本沒這麼多,由於剛進入內地,一片混亂。
李程儒做生意從來不懼,甚至覺得很刺激。而許老師呢,他對金融股市什麼的不太瞭解,但這件事還真知道。
因為他看過一期《魯豫有病》。
節目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