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分裂45年的德國重新統一。
三天後,第11屆亞運會閉幕。
中國拿了183塊金牌,傲視亞細亞。韓國第二,拿了54塊;日本第三,拿了38塊;朝鮮第四,拿了12塊。
再往下是伊朗,4塊,遠遠被甩開。最慘的是寮國、澳門、尼泊爾、沙特,各拿了一塊銅牌。
本屆亞運會的意義不再贅述,關鍵它還留下了很多無形財富。
比如申辦世界大賽的經驗和信心。打這之後,甭管什麼賽事活動,交給我們辦,鐵定保靠。
再如轉播水平的提高。央視聯合16家地方臺,轉播了307場實況,向外國電視機構提供國際訊號950小時。
這些專業人才,成為90年代中國電視體育大發展的中堅力量,像93年東亞運動會,94年甲A,95年CBA,96年排球聯賽等等,全是這幫人在做。
1990年的中國,以亞運會為界,涇渭分明。
前面搞治理整頓,之後重啟開放和發展,到明年中國各領域穩定下來,跟著就是春天的故事了。
而閉幕式後,許老師作為一顆不小的螺絲釘,還拿到一個優秀工作者的獎狀。
…………
“小許,節目不錯啊,眼前一亮,出類拔萃!”
“我一直等著獅子採青呢,最後也沒采。”
“沈堅強還是牛逼啊,一人拿五塊金牌!”
許非步入電視劇製作中心,聽到的全是亞運話題,熱度未減。
他今天來開會,晃晃悠悠往裡走,正撞見王扶林和谷健芬在走廊說話。
“王導,谷老師!”
由於阿毛的關係,他認識谷大神。
“小許來了?裡面等一會,人還沒齊呢。”
王扶林招呼一聲,接著道:“這次有五個作曲家,四男一女,我們小組一致透過了你的作品。古詞配今曲,一向不好寫,你……”
正說著,一位領導路過,聽了一耳朵,“你們說三國呢?”
“嗯。”
“滾滾長江東逝水?選出來了麼?”
“這個就是。”
領導一瞧,“喲,女的啊。《三國演義》是英雄之歌,不能讓娘兒們寫。”
“……”
王扶林頓時尷尬,谷健芬可衝,一把搶過曲譜,“這版作廢,我回去重寫!我讓你看看娘兒們能不能寫英雄!”
人家走了,領導撇撇嘴也閃了,王導咚咚咚,咚出老遠,這叫什麼事兒啊?
許非在屋裡吃瓜,也撇撇嘴。
三國的音樂寫在拍攝之前,更為難得。谷健芬和王健兩位女性,包辦了所有詞曲,跟王立平的紅樓,許鏡清的西遊一樣,傳世經典。
兩位先生既大氣磅礴,又有獨特的溫情視角,像片尾曲《歷史的天空》。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
這首歌,明指歷史滄桑變幻,暗指貂蟬。
谷健芬說過,原本沒有片尾曲,但她和王健就在想,“最後男人們都死光了,我們得替女人把眼淚流出來,這是給貂蟬寫的歌。”
原著裡,羅貫中沒寫明貂蟬的結局。
電視劇卻讓她乘著一輛小車,飄然遠去。包括她前期化的是濃豔伎妝,最後變成了清水芙蓉的淡妝——這都是意境高遠的地方,將貂蟬視作英雄來看待。
許非在會議室等了沒多久,人陸續到齊。
“今天開個小會,主要說一下各方面的進度。”
任大惠開口道:“劇本創作,進行的非常順利,年底左右就能完成80集的初稿。
導演人選,我們覺得粵省臺的張中一比較合適,拍過《格薩爾王》,品質有目共睹。另一位,是小許推薦的張劭林。
我前陣子跟他聯絡,想看看作品,結果他剪了一集還沒播出的給我看。這片子叫《楊家將》,我和王導覺得非常好。
不出意外,我們就是蔡曉晴、張紹林、孫光明、張中一、沈好放這五位導演。”
王扶林接道:“等劇本完成後,我們會反覆討論,主要人員都要參加。選角方面,呃,比預計大大提前,我準備在春節後開個學習班。”
“又開學習班啊?圓明園可得買票了。”
“……”
王導瞪了某人一眼,繼續道:“在座的幾位編劇,創作中遇到什麼困難,也要隨時提出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