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老師!”
他非常意外,連忙下車,“裡面請,裡面請!”
許非跟著曹寶平過來,進屋一掃,極為簡陋,“你家不本地的麼?怎麼還租房子?”
“清靜,自由。”
“哦,你這就不考慮分配了?”
“我討厭製片廠制度,準備做獨立電影。”
“勇氣可嘉……”
許老師不置可否。
在後世一票浮誇的電影導演中,樓燁是難得的關注邊緣群體和社會狀態的傢伙。但他拍不出《我不是藥神》那種作品,他喜歡往撕裂的另一面鑽。
其實他的天花板不高,想法很多,技法不夠,始終差那麼一口氣。
不過他的鏡頭非常好,《蘇州河》裡的周公子,《紫蝴蝶》裡的雨,騷氣無比。
“今天找你呢,是想請你拍個廣告,不知道有沒有興趣?”
“什麼樣子的廣告?”
許非把整理後的畫稿遞過去,樓燁翻了翻,眼睛一亮,“這個創意很好啊,這是電影的手法,您想的麼?”
“一個朋友。你覺得實現有困難麼?”
“……”
樓燁皺眉思索,又跟曹寶平反覆研究,“背景和服裝的變化可以做,但那種順滑的過渡,目前還辦不到,只能利用鏡頭切換。”
“切換就生硬了,這樣呢……”
許非畫了幾筆,“按畫面算,人穿著旗袍從左邊走到右邊,很自然的出鏡。然後再切換,換套衣服和背景,重新入鏡,再出鏡。”
“形式可以,但單純走的話,節奏太慢。”曹寶平也建議。
“旗袍端莊,牛仔褲活潑,風衣颯爽,大衣高傲?”
“對,就是這樣!”
樓燁一拍巴掌,談影像和不談影像完全是兩個人。
“那好,我們拍攝資金是五萬塊,製作剩下的就是你們團隊酬勞。你自己找人手,去魔都拍。”
五,五萬塊??
兩個剛畢業的苦逼大學生,第一次對土豪有了概念。
《渴望》一集才兩萬,還得加上後期……
“那女主角是誰?”
“喏!”
許非瞄了眼那臺破黑白電視機,裡面正報著十大電影明星的新聞。
“潘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