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懶散散的在會議室就座,趙主任也不介意,笑道:“說件喜事!經過這兩天台裡研究,確實認為我們辦公場所太小,不適合日後發展。”
喲!
大家瞬間精神,果然,就聽道:“經領導班子決定,將中心搬到皂君廟的新樓。”
“皂君廟?臺裡不在那邊蓋宿舍樓麼?”
“我們過去住宿舍啊?”
“聽說資源也要陸續過去,那邊以後是主場,這邊算分舵。”
“好了,安靜一下!”
趙主任敲敲桌子,“臺裡單獨給我們一棟五層的,獨門獨戶,以後不用再擠在一塊了。此外還有今年的經費、搬家費,一共二百多萬。”
哇!
窮慣了的眾人驚喜萬分,以前才幾十萬,每部都節衣縮食,每部都大放光彩,驕傲又憋屈。
鄭小龍眼睛一亮,正想說均點給《北京人在紐約》,又見人家往後一仰,理所當然,“去年呢,我提出一個百集連續劇的想法。當時困難重重,缺乏資金,現在總可以了吧?
搬家用不了多少,二百多萬拍一百集,老鄭你覺得怎麼樣?”
我覺你個粑粑!
鄭小龍真想罵街,勉強笑道:“可行性很大。”
“那就好!”
趙主任眉飛色舞,“我們馬上啟動,先寫劇本,那個小許啊,你手裡有工作麼?”
他點名某位著名編劇,許非一愣,“呃,我籌備在紐約呢。”
“哦,那老李啊,你負責一下。還有陳彥民,你也加入進來。”
於是乎,定了李小明和陳彥民二人,寫了那部又臭又長的《京都紀事》。
許非挺不好意思,總拿在紐約說事。
他知道這戲的大概淵源:鄭小龍本想找三九胃泰化緣,人家一聽嚇退了,但無償給了50萬人民幣做啟動費。
後來四處化緣無果,想找銀行貸款。起初銀行不同意,沒先例,這貨又越級給中央領導寫信……
最後貸款辦下來了,膽大包天的用單位不動產抵押,也就是即將搬過去的那棟新樓。
“一百多萬美金……”
許老師默默衡量,《北京人在紐約》,貌似沒賠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