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們有幾個人?”
“三個。”
“三個?你玩鬧呢,拿我們尋開心!?”
“不不不!固定的是三個,還有些朋友是走動的,經常來幫忙。像那個餘謙老師,他就答應了。”
經理比較糟心,他不看好這個東西,怎奈上頭同意。
“行了,我也不多說,算你小子走運。天橋那溜有個老戲園子,一千來平,能坐二三百人,樓上還有包廂。
公司用場地投資控股,你出技術和管理,不要搞什麼曲藝團體,要叫文化傳播公司。
對了,你起名沒有?”
“京城相聲大會。”
“就特麼三個人,你還大會!回去好好想個名,完了再來找我!”
小黑胖子溜溜跑了。
他召集大家商議,就瞧瞧這些人,老弱病殘。就餘謙白白胖胖,富態的很。
“出場地,出裝修,別的啥也不管。什麼賣票啊,宣傳啊,排節目啊都我們自己弄。”
“人家出場地,我們就佔大便宜了。而且他們插手節目,還真不一定行,那就不是相聲了。”歪肩膀的張文順看得明白。
“對,這是公司的風格。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幹,我覺得挺好。”餘謙道。
“那就定了?”
“定了!”
“說還得起個名字,好聽點的。張先生您學問高,給想想。”
“……”
張先生踱了一圈,問:“你搞這個東西是一時的,還是長久的?”
“當然長久啊,無論多困難我得堅持下去。”
“打算收徒?”
“其實我有個徒弟,那會我在津門搭班唱戲,收了一小孩。後來我來京城,就沒聯絡了,他們家住老城,都拆了。”
“哦。”
張先生點點頭,道:“我家裡有幅字,你也見過,寫的是‘雲鶴九霄、龍騰四海’。你若想長期幹下去,收徒散葉,就得立體統。
你不妨照這八個字按科收徒?”
“可以啊,這個好。”
“你是班主,有個德字,收徒就是雲……叫德雲社如何?”
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多種說法,此處取其一。
歷史上,小黑胖子第三次闖京城,先在京味茶館、廣德樓等處演出。後來人員多了,約莫在98年成立所謂的“京城相聲大會”。
再後來發展到十幾人,又改叫德雲社。
觀眾從寥寥無幾,到上座率尚可,然後被鳳凰衛視採訪,做了期節目。許非印象很深,因為是春節播出的,從那以後一下子火了起來……
還是那句話,公司願意幫助員工發展,慢慢成就龐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