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春城(2 / 2)

小說:從1983開始 作者:睡覺會變白

復路、永春路、紅旗街、萬寶街、清華路等地段。

爺倆商量了一下,決定去開市最早的紅旗街看看。

說起春城的君子蘭,到底怎麼火起來的呢?

君子蘭是南非種,偽滿時期被RB人送給溥儀,成為宮廷御花,後來流入民間。六十年代的時候根本不許養,這叫資本主義腐化。

而78年之後,先是本地的一些老幹部喜歡,因為這東西很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清香淡雅,君子之風,且血統高貴——雖然我到現在都沒整明白,一個花跟血統高貴有毛關係?

後來呢,因為各地產量稀少,春城逐漸成了最大的君子蘭集散地,吸引了一批外地客商,養花的也賺到了一些小錢。

當這個氛圍初步形成後,某些嗅覺敏銳的就開始暗地炒作,養花的越來越多。

1982年,春城出臺限價令,規定一盆君子蘭不得超過200元。次年又開徵交易稅,此為舉國第一例。

這些舉措不僅沒有抑制,反而更加催化了老百姓情緒。

政府很快察覺到,也及時轉變態度,開始大力發展君子蘭產業,於是便有了“市花”和“陽臺經濟”。

有政府背書,群眾原本就很鼓譟的熱情,瞬間攀上了巔峰。

國字號的領導親臨花展,省市領導親自指導養花,範曾為君子蘭作畫,啟功為君子蘭題字,侯寶林來演出都得講一段關於君子蘭的笑話討好觀眾。

全市的報紙副刊都叫君子蘭,掛曆一年連封面十三張全用君子蘭彩照,連電視節目都用君子蘭做片頭。

春城機械廠號召職工走君子蘭致富道路,1700多名職工家家開養;還有一家洗衣機廠投資數十萬,在辦公樓頂上蓋了600平方米空中溫室……

後世提起這件事,總說全民熱炒,其實狗屁。

一盆花賣到好幾萬,普通老百姓哪有這麼多錢?真正熱炒的是某些機關幹部,養花大戶,國企,以及港商外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