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的事》二百多萬;《那年夏天》最便宜,一百多萬。
“山西那家劇團太貴,你再找一找,我們全片都在地方拍,務必給我壓下來。”
“不是跟您說了麼?江杉女主角……王志聞也有,對對!”
“五十萬就掛個燈是吧?可以啊,具體的等見面會再談。”
三個沒名字的製片人兢兢業業,就為多省成本,多拉贊助。
亂嚷嚷間,傳媒的過來了,問:“誰負責電視劇?”
“我!”
“我!”
“怎麼了?”
“孔府家酒聽說你們在招商,覺得我們廣告拍的好,就順便給你們投點錢。”
噝,這話說的!
鄧潔蹭的站起來,仰著頭質問:“投錢好啊,投多少?”
“有江杉的一百萬,沒有的五十萬。”
媽耶,趙寶鋼都嚇著了,還沒等說話,某位製片人問:“孔府家酒是曲阜的吧?”
“對。”
他抄起電話就打:“喂喂?別特麼找山西了,找曲阜劇團!”
“曲阜沒有?山東的也行啊!”
“哎老趙,菸廠老闆能不能換成酒廠老闆?”
噫,一堆窮鬼!
傳媒的充滿鄙視。
近兩年,小旭薅白酒羊毛薅的賊過癮。
藉著《北京人在紐約》的東風,公司給做了個廣告:王姬從機場出來,一幫親戚接,回到家裡吃飯,開啟個盒子,拎出一瓶酒。
“孔府家酒,叫人想家”。
對了酒廠胃口,一個單子就賺了一百萬。小意思,人家一年銷售額10億。
孔府家火了,老鄉孔府宴酒也找上來,傳媒繼續薅羊毛,忽悠成了第一屆音樂風雲榜的贊助商。
影視在忙五部劇,小夥伴們卻在忙頒獎禮。
3月的第一個休息日,舉行首屆盛典,京臺、京電臺主辦,時代協辦。
《當代娛樂》叫回所有人手,準備對頒獎禮全方位採訪。
鄭筠將首唱《赤果果》,王志聞和江杉也會獻上《糊塗的愛》,李純波、甘蘋等人已經獲悉結果,緊張又興奮的彩排。
公司從年前開始預熱,萬眾期待,連內部幾百張票都在爭搶。
說實在的,賺不了多少錢,但時代已經脫離了低階趣味,正往更高的層面上走。
(這幾天身體不好,明天差不多能恢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