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經視臺門口。
歐陽長林候客。
只見一輛車停在跟前,車門一開,下來一位50多歲的女人,正是瓊瑤阿姨。
“老師,路途辛苦。”
“比上次來好多了,大陸變化很大呀。”
“是啊,大陸近些年發展非常快。”
“連你都當臺長了。”
“僥倖僥倖。”
倆人上樓,進辦公室。歐陽忙前忙後,親自服務,還拿了個軟墊墊在椅子上。阿姨很習慣這番做派,否則當初也不會相中對方。
“老師,這次來要待幾天?”
“得待些日子,仔細考察。
現在臺灣電視臺很看重版權,不像以前了,而且往本土題材上資源傾斜。《一簾幽夢》本打算做都市劇,其實收視率還好,只是不如以前的民國、古裝劇。
我也要自己檢討,繼續做擅長的東西。”
阿姨是位極出色的商人,判斷精準:“我這次來,一是把大陸版權交託給你,二是洽談合作。
既然觀眾喜歡民國、古裝,我們就接著拍攝。”
說著摸出本書,道:“這是今年出版的《蒼天有淚》,民國背景,我會改編成劇本,另外再寫一部古裝題材的劇本。
兩部電視劇,希望這是個好的開始。”
“一定不辜負您的信任!”
歐陽心情激動,摩挲著書本,問:“別的方面您還有要求麼?”
“我暫時沒想什麼,你呢?”
“既然香港等地都期盼與您合作,不如演員範圍廣一些,從兩岸三地挑選。”
“好主意,最好還是新面孔……”
阿姨欣慰點頭,笑道:“臺灣確實找不出什麼新演員了,大陸你有推薦麼?”
“您稍等。”
歐陽取來一份演員名冊,道:“前面幾個,都是我著重推薦的。”
“哦?”
阿姨翻開第一眼,入眼便是《歡喜姻緣》穿著大紅嫁衣的蔣琴琴。外套繡花紅袍,肩披霞帔,下著紅裙、紅緞子繡花鞋,千嬌百媚,美豔動人。
哎呀!
這女孩子太合自己的眼了!
阿姨早期挑女演員是一絕,嶽翎、蕭薔、陳德容、陳紅、何晴,乃至上古的林青霞、胡因夢,個個出塵脫俗。
後期就不行了,李晟、海陸巴拉巴拉。
再往後翻,又看著個王燕,也不錯。
阿姨甚為滿意,問:“能不能請過來,我親眼看看?”
“好,我聯絡一下。”
………………
新橋鎮在象山縣中部,東瀕大目洋,西臨嶽井洋,人口少,面積大,有一大片淺海灘塗。沒啥產業,農漁為主。
夜晚,燈光點點。
五月的風裹著海水的鹹味,溫潤潮溼。
孫貴騎著車哼著歌,經過鎮上唯一一條寬街,末了往巷子裡一拐,停在“孫家燒烤”門前。
店不大,四張桌子,裡面有個小屋可以住人,這會一個女孩子正在寫作業。
“回來了?”妻子招呼。
“回來了!二十份炒米麵,眨眼全沒了,這幫人真能吃。”
“能吃還不好?不然哪有生意做。”
“嘿,要不是我機靈,盤下這家店,咱倆還苦兮兮的賣水果呢。”
“那你得保佑劇組別走,走了誰還來?”
“沒關係,還有別的組呢!”女孩子忽然叫道。
“寫你的作業!”父母呵斥。
鎮上的人似乎過慣了以前的日子,對種種新變化還不適應。兩三年前,聽說一個香港老闆相中西邊的地,要建個生態旅遊區。
叮叮噹噹的敲了好久,也沒看出啥,就一片人造園子。造完了冷冷清清,都說這老闆要賠嘍。
結果後來招待了一個劇組,拍的時候還不清楚,播了才知道居然是《甘十九妹》。
再後來副市長親臨,謝晉也見了,依舊沒啥感覺。
直到今年,這種變化終於到了影響小鎮生活的程度,三個劇組同時拍戲,幾百號人,不多,但消費能力高。
老百姓忽然發現能做的事多了,動動腦筋就能賺點小錢。孫貴屬於有魄力的,仗著手藝好開了家店,賣海鮮燒烤、炒米麵、蘿蔔團什麼的。
有時深夜,甚至凌晨才能打烊,辛苦且快樂著。
“叮鈴鈴!”
一輛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