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渺道:“糧食確實越來越少了,所以從今天開始,朝廷不派糧只派粥,一日兩頓。”
她抬頭看了看天色,吩咐道:“中午的這一頓差不多到時間了,去煮粥吧。”
二十個官兵支起幾個大鐵鍋,將乾淨的水往裡面倒,然後直接將米倒在裡面。
這個時候洗米是太奢侈的事情。
兩刻多鐘後,粥的清香散開,已經好些天沒有聞到這麼好聞的味道的百姓們,肚子咕嚕咕嚕叫起來。
之前他們吃的是用髒水和黴米煮成的粥。
粥熬好後,葉渺先盛了三碗,當著百姓們的面,和程爍寶兒吃了,接著封左等人,以及士兵們,一人一碗喝了。
她用此舉來告訴他們,粥裡沒毒。
百姓們遲遲沒人上前,葉渺也不催,待寶兒吃好後,哄著他睡著將他放在那張硬床板上。
寶兒從來沒睡過這麼硬的床,扭動了兩下,卻很乖的沒有出聲。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終於有小孩子忍不住拉著大人的手說要吃。
大概做父母的心情都是這樣,寧可自己捱餓,也不願看到孩子捱餓。
一個年輕的婦人不忍看著年幼的孩子饞得直哭,第一個站了出來,用卑微的聲音道:“能給我的孩子一點粥嗎?”
施粥的官兵聽到這話,不知為何鼻子一酸,他快速抹去眼淚,哽咽道:“拿碗來。”
有了第一個,後面就容易多了。
百姓們沒有吵鬧,沒有說話,默默地排好隊,拿出早已發黑的木碗,一個接一個。
粥派完了,葉渺指揮官兵開始熬藥,“家裡有上吐下屑不止的,端碗藥回去給他們喝。”
說完先讓官兵盛了半碗,正要喝下,從旁邊伸出一隻手,將藥碗奪過。
葉渺扭頭,程爍已咕嚕咕嚕將藥喝下,然後碗底朝下展示給百姓看。
意在向他們證明,這藥無事,若有事,他第一個出事。
有了分粥的事,加上程爍義無反顧喝藥的舉動,分藥更簡單了。
“如果家裡有人病得太厲害,將他們帶來,我會醫術。”葉渺道:“如果大家擔心藥有問題,請放心,藥材就放在這裡,大家隨時檢查!”
“如果大家擔心我的醫術,可以找鎮上你們信得過的大夫開藥,診金我出,藥免費領。”
百姓們沒有出聲,有些默默回去,有些蹲在牆角。
如此幾日,百姓們的情緒慢慢穩定了些。
因為葉渺等人真如他們所說,換上了最劣質的粗布衣,住在街邊臨時搭建的涼棚裡,每日和他們吃的一樣,連那個粉妝玉琢的小少爺也是。
他們從沒見過那麼可愛的孩子,這種時候,依然笑得那麼天真爛漫,彷彿他們從來沒有為難過他的孃親。
這讓他們有些無法直視那孩子純淨的眼神。
若不小心對上了,心裡一軟嘴角便不由自主彎起來。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和敵對,想要消除是那麼的簡單,簡單到也許只是一個眼神,也許只是一個微笑。
百姓們開始反思起自己的行為,開始想起葉渺之前的好,畢竟一開始來派糧的人是長公主,只是後面換了個人,才讓他們吃的全都是發黴的糧食。
明明是後面那個什麼太子和楚良娣的錯,他們為什麼要牽怒到長公主身上呢?
一旦有一個人產生了這樣的想法,這想法便會像病毒一樣蔓延開。
也不知從何時起,百姓們看向葉渺等人的眼神,開始變得和善了。
——
趙仁收到這個訊息後,心中感慨萬千,下令北陵各地官員,效仿長公主與民同吃同住,安定民心,共度難關。
然後帶著一眾官員去到白楊鎮,脫下官袍,換上布衣,端起木碗,喝起清粥,住在街邊。
每日辦公,亦在百姓眼皮子底下,還有多少糧,什麼時候會再來糧等等,一點也不避著百姓。
過了兩天南大將軍送來一些糧食和水,說這是將士們自願減少每日食量省下來的。
“我們幾十萬將士與北狄浴血奮戰,便是為了保我齊楚疆土,護我齊楚百姓,沒了百姓,我們的意義何在?”
看著那些糧,那些水,百姓們心中的憤怒終於消散,他們終於相信,朝廷,沒有放棄他們!
一場眼看就要爆發的大動亂,終於消失於無形。
可人心齊了,老天爺仍然沒有大發慈悲。
能往這裡送來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