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民間關於趙顯之死的議論卻是逐漸洶湧起來。
各種說法都有,但其中最為主流的還是趙顯乃是當今皇上派人所殺。雖然這些話大家都不敢在明面上說,但暗地裡卻是議論不停。
這或多或少讓得民心有些變化。
趙洞庭以前在百姓們興中是完美的,治軍、理政,他都挑不出什麼毛病來。但現在,怕不少人對他頗有微詞。
殺害兄弟,這是許多人都不能接受的,哪怕趙洞庭是皇帝。
皇室相爭固然殘酷,但在這個孔聖人之道盛行的時代,還是絕大多數人都唾棄這種行為。
有股訊息如風般忽然湧進大宋國內。
曾經的廣王趙昺,在蜀中登基。依仗成都府、潼川府兩路自立為帝,國號--新宋。
據傳,趙昺在登基之時就放話,趙昰殺害恭帝趙顯,誣衊他趙昺造反,他趙昺有生之年,定要取趙昰頭顱以祭先帝,以肅皇室。
緊隨其後,蜀中白馬軍各地紛紛向趙昺表示臣服。同時喊出要破長沙、擒趙昰的口號。
這自是在大宋國內引起更大的浩蕩。
民野間日日都是議論的這事。
開始有讀書人在民間做反詩,大肆抨擊趙洞庭。
而這些“傲骨錚錚……”的讀書人的言行,自是更容易讓人信服。越來越多的百姓被輿論帶動。
軍情處、社安部也在同時間開始露出獠牙,大肆抓捕造謠之人。
整個大宋風雲湧動。
而這時,作為輿論中心的趙洞庭,則是在寢宮之內坐立難安。
當然,他坐立難安不是因為這些輿論,也不是因為大宋的暗流湧動。而是因為穎兒要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