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這封軍情的全部內容。沒有求援,沒有請罪,顯然,哪怕是調兵援助夔州路,也已經來不及了。
而忽必烈在乎的,不是夔州路被奪,哪怕夔州路全部失去,也不過是一時得失。他在乎的,是蜀中也露出獠牙了。
蜀中終究還是出蜀,且和他們元朝站在對立面了。
整個天下局勢,發生了重大轉變。
西夏、蜀中、大理,還有崛起的大宋。忽必烈恍然發覺,似乎他們大元已經不能穩操勝券了,這些勢力,已然能對他的大元帝國造成極大威脅。
夔州、荊湖北、荊湖南、江南等地,自大江往南,他大元帝國的軍事力量,已經全都沒了。
在大江北,西夏也是內患。
而他大元帝國,和宋朝連番糜戰,逢戰就敗,現在國內,已經有不少的反對聲了。兵力,似乎也不再那麼好抽調出去。
忽必烈,陷入到深深的沉思當中,臉色變幻不定。
殿內,眾大臣看著他的臉色,都是心中忐忑。
“散朝!”
過半晌,忽必烈沉著臉突然開口,然後便徑直向著龍椅下走去。
眾臣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只是心裡猜想,怕莫又是前線戰事不利。
他們直聯想到宋朝,心裡感慨,宋軍真的不如以前那麼好對付了。現在的宋,就好似孤狼。
“耶律鑄、桑哥、阿術,隨朕到御書房。”
經過耶律鑄等人時,忽必烈又開口。
這三人,耶律鑄是中書省左丞、阿術是軍中大將、桑哥是總制院使,都是元朝中頂天的大官,也可以說是政、軍的領袖。
雖然忽必烈的智囊團遠遠不止他們三個,但他們三個,卻是智囊團中最為中心的三人。
以前,忽必烈有什麼重大國事,也往往是先和這三人商議,然後,再召集其餘大臣,最後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