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趙洞庭反倒覺得更佔優勢。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
不知不覺,趙洞庭率軍在黃圍蕩已是駐紮足足八天之久。
端溪城內的元軍始終不見動靜。
也速兒大軍火速南下,直奔梧州城,這時候離梧州城已經不過兩天路程。
張珏、文天祥極速收攏防線,徹底捨棄西面的那些城池,大軍全部駐紮於平南、鐔津、梧州三城之內。
到這個時候,元軍的戰略意圖差不多已經是很明顯了。
他們要拿梧州。
梧州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只要拿下梧州,東面伯顏大軍完全可以暢通無阻。
而且,以梧州城的堅固,他們就可以說已是立於不敗之地。
到時候,元軍駐紮梧州,立足不敗,不斷髮兵出城攻擊宋軍,宋軍又能怎麼辦?
所以,趙洞庭傳令張珏,讓他率著麾下五軍進駐梧州城。
而文天祥麾下的天勇、天傷、天雄、天英、天威、天滿六軍,則是分別駐紮於鐔津和平南。
這樣安排,是因為張珏善守,而文天祥,更擅長於和元軍周旋。
在張珏率軍進駐梧州城後,嶽鵬的天魁軍也被調撥出來,趕往岑溪縣。
相較起來,整個宋軍十五軍中,趙洞庭自然還是更為親近嶽鵬、蘇泉蕩這幾個並肩作戰過的年輕將領。他自己駐軍在岑溪縣外,當然是把嶽鵬給調撥過來。
於是,也速兒還未趕到梧州城下,宋軍的佈置又已經是大變。
原本的鐵桶防線現在變成以梧州、鐔津、岑溪三城形成三角防線,且平南在旁策應的佈局。
如果元軍要奪梧州,就勢必要面對鐔津、岑溪兩座衛城的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