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多優秀的作品,賣的居然都不如一個寫俗文的,這心裡自然是有怨氣。
香港文壇可以說有一個分水嶺,50-60年代源自於新文學的影響,這時候的作品文學性較強。武俠、言情這類只是小眾作品,哪怕賣的再好,也得不到正統文學作家的認可,因為很多這類書的內容,很多都是以豔文吸引讀者。
而到了70-80年代,武俠和言情漸漸大眾化,也是自那時候起,梁羽生、金鏞、古龍、瓊瑤等作家名氣的如日中天。
……
“舒港城!”
坐在書房的霍耀文,看著手中方才姚文傑派人送來的報紙,不由嘟囔道:“居然是他!”
這人霍耀文雖然沒見過,但還是知道其人的,記憶裡讀初中的時候,他可是一度特別喜歡看舒港城寫的《太陽西下》,因為這是一篇描寫小人物的故事,對於那時候還住在屋邨的霍耀文來說,可以說是精神糧草。
只不過喜歡歸喜歡,毫無緣由的跑來擠兌自己,他心裡自是不爽。
不過這舒港城說的倒也不無道理,最起碼抨擊的力度,比那個孤舒子墨強的多,清楚霍耀文寫的書大都是娛樂性較強的,所以只抓住這一點來說事,到時候不管怎麼樣,都有個退路。
“鄉土……”
霍耀文微眯著眼,開始沉思起來。
他自認是個好脾氣的人,可也是被最近幾天的報紙給噁心到了,報紙上空口打筆仗會讓人覺得心虛,所以他早就想著寫一本文學性很強的作品來反駁。
不過他看過的文學作品大都是以內地為背景故事創作,放到香港很不合適,不過但他看到舒港城被人稱為“鄉土作家”時,不由腦海中浮現了一首經典的粵語歌曲。
“人生中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我哋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
...
記住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