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登月艙內是不用穿厚重航天服的,但是出艙必須得穿,因為外面是近真空狀態。三個宇航員費了一些功夫把宇航服穿在身上,互相檢查,互相幫襯。
一切準備就緒後,登月艙的抽真空機開始工作,一直把內艙壓力抽到大氣壓的七分之一,之後內側艙門開啟。當內艙的真空度抽到大氣壓的十一分之一,和外界壓力幾乎平衡,通往月面的最後一道艙門緩緩開啟。
登月艙內外安裝了許多電子眼,可以說能360度無死角的把宇航員的各種畫面給拍攝下來,之後訊號透過繞月衛星傳到地球衛星,最後被我地面接收站接收。
趙偉同志最先走出艙門,那一刻,他看到了漆黑的夜空,荒涼的月面,之外真的是連一坨鳥屎都看不到。但這不耽誤趙偉同志激動,他激動,真的很激動,準備好的臺詞在腦海裡迴盪一遍又一遍,就是為了不出錯。他當然知道此刻的他在地球上正被幾十億人盯著看呢,如果姿態不瀟灑,口齒不清晰,話語不利索,丟得不是他自己的人,而是把我們整個華夏的臉都給丟了。
必須得意識到一點,此刻的趙偉同志,肩扛著14億炎黃子孫的囑託。
此時此刻的地球,幾十億人的目光都匯聚在月球上,他們看得出華夏登月夢實現了,接下來他們好奇一件事,踏上月球的宇航員趙偉同志第一句話會怎麼說。這都怪米利堅的阿姆斯特朗同志,斯特朗同志的“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這句話超越了國界,萬民皆知,註定還會萬古流芳。
人家米利堅的阿姆斯特朗同志有名言在先,現在的我們華夏的趙偉同志如果不也來一句的話,會對不起觀眾的。
那麼,趙偉同志會怎麼說呢?
感謝黨,感謝人民,感謝……?
京城,京城,我已踏上月球?
嫦娥,我來了?嫦娥,祖國派我們來看你了?
月球自古以來就是我華夏領土?
……
說實在的,大家很期待,筆者也期待。
穿著厚重宇航服的趙偉同志走出登月艙,對著安裝在登月艙外側的一個電子眼揮了揮手,並報之以親切的微笑,說道:“京城,京城,現在我走出艙門了,一切安好。”
走出艙門,腳還夠不到月面,還有一個下降的階梯,因為登月艙有三條腿支撐著呢,必須要有階梯。
順著階梯,趙偉同志一步步走下,月球的引力很小,但是他的腳步卻很沉重,他緊張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還沒適應這裡的環境。
一步兩步三步四步,望著月面。當趙偉同志走到最後一個梯的時候,停了下來。這一刻,他的腳底板距離月面僅僅12公分。
屏住呼吸,趙偉同志抬起了右腳。他要讓右腳先踏上月面。
追天1號宇宙飛船降落地點是山谷環繞中的一片還算平坦之地,因為從地球看去泛著淡淡的藍色,於是磚家叫獸給這塊地起了一個名字,藍海。
荒涼的月面上,厚厚的火山灰夾雜著石頭塊,看起來很有我大西北戈壁灘的意境。
趙偉同志抬起的右腳緩緩下降。
15公分,12公分,8公分,3公分,……
咔咔一下,趙偉的腳踩在了月球表面上,一個腳印眨眼之間形成。緊接著,又咔一下,他的左腳也踩在了月面上,同樣形成了一個腳印。兩隻腳印的距離只有三十公分,很短很短,但是意義非常。套用斯特朗同志的話來說,這是趙偉同志個人的一小步,卻是我們華夏民族的一大步。
當然,別人說過的話,哪怕再好,那也是陳芝麻爛穀子了,說第二遍難免會味同爵蠟。如果趙偉同志把斯特朗同志的話稍加修來再來一遍的話,那將會是一件非常讓人失望的事。
泱泱華夏,十四億人口,怎麼可能連一句登月哲理之辭都想不出來呢?
千萬莫小瞧了華夏。
趙偉同志用最快的速度平復激動的內心,記憶了N遍的臺詞在腦海中刷刷閃過,他開口說道:“我……”
就在地球觀眾們瞪著眼豎著耳朵傾聽趙偉同志會說出什麼名人名言的時候,異變突起,所有觀看直播的電視機都破圖了,對,就是破圖了,轉播失效。
追天1號登月的轉播是全權交給華夏第一電視臺的,現在轉播失效了,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華夏電視臺故意的,二種是訊號在月球就被遮蔽了。
那麼,會是哪一種呢?
這一幕,讓人不禁想起半個世紀前阿波羅11號登月,當阿姆斯特朗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