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要講的東西基本上講完了,肚子裡存餘的一些“壓箱貨”,要等到了地方再給二蛋和王志教授說明。
王志教授又翻看了一會手頭資料,思考了一會後,對王林說道:“王老先生,我覺得你猜測的沒錯,雙魚門就是一道時空穿梭門,或者說叫蟲洞之門,再或者叫時空裂縫,而面向雙魚門擺放的機器就是開啟時空之門的‘鑰匙’。如果從蟲洞的角度思考,興許就能解開無底深淵的好多問題,包括大耳朵眼會跑路,羅布泊地面起伏不定。”
閉目養神的李二蛋突然睜開眼,道:“說說看。”
坦白的說,打心眼裡,二蛋還是有些佩服王志教授的,因為人家是貨真價實的教授,學富五車,一肚子都是學問,而且人品也不錯。現在擺在二蛋面前就有一個“學習”的好機會,他會牢牢把握住。
正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看似無用的知識,說不定哪天就能用到。再說,誰又會嫌棄自己知道得太多了呢?
二蛋此刻就是一塊乾巴巴的海綿,正盡力汲取知識的養分,樂此不疲。
王林也道:“儘管說,我們現在是討論,集思廣益嘛!我請你和李二蛋過來,就是奔著讓你們解決問題的。”
王志教授“嗯”了一聲,然後話匣子就開啟了。
現在科學界普遍認為,時空中存在著許多肉眼觀察不到,就是用精密探測器也探測不到,卻又客觀存在的時空隧道,也叫時空裂縫,蟲洞。
蟲洞是由愛因斯坦和他的助手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提出的假設,當時並不叫蟲洞,而是叫愛因斯坦-羅森橋。
愛因斯坦-羅森橋可不是普通的“橋”,它是一個時空隧道,宇宙中的時空裂縫,由於時空扭曲所致,透過它能夠穿越時空,實現時空旅行。說實在的,當時提出這個假說時,愛因斯坦和羅森也是抱著懷疑的態度,不敢十分肯定這東西的客觀存在。
無獨有偶,德意志的另一個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拉姆在解愛因斯坦方程時也“發現”了愛因斯坦-羅森橋的存在。
由此可以看出,在理論上,時空隧道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但客觀世界中存不存在有待於磚家叫獸們的繼續深入研究。
20世紀60年代,米利堅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個叫約翰·惠勒的物理學家對愛因斯坦-羅森橋苦心孤詣地進行了好一番研究。他指出,愛因斯坦-羅森橋和蟲子在蘋果裡鑽出來的洞很相似。想想看,蟲子從蘋果的一端爬到另一端,如果走表面的話,要爬行蘋果表面的半圈,如果在蘋果裡鑽個洞出來,那路程就大大縮短了。
對於連線兩個時空的愛因斯坦-羅森橋來說,它可不就像是蘋果中被蟲子鑽出的洞呢?
於是乎,蟲洞這個術語就橫空出世了,非常形象得詮釋了愛因斯坦-羅森橋、
至今,蟲洞依舊是個假設,沒有人能證明其存在,更遑論這東西到底能不能穿越了,以及穿越後能不能時空旅行。縱使如此,還是有許許多多科學家對其開展研究,並提出了很多理論和假設。
有的磚家認為,蟲洞是一個引力的世界,載體是引力波,也可能是更加神秘的暗物質。它虛幻縹緲,遊移不定,難以用常理來認識。
咦,蟲洞會“跑”,羅布泊大耳朵眼無底深淵也會“跑”,這兩者之間會不會有什麼聯絡呢?
這個,暫時得打個問號。在世人兩眼一抹黑之時,無法做出定論。
理論假說中的蟲洞是個好東西,透過它,我們可以做到瞬間轉移,轉移到遙遠的空間上的另一個世界,或者時間上的久遠過去或未來,也即時空旅行。比如說此刻我們在銀河系,但透過蟲洞我們瞬間就能移動到百萬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比光速旅行快了無數倍。
想實現時空旅行,必須的先解決兩個問題,首先找到時空裂縫蟲洞,然後把它開啟。
如磚家叫獸所說,宇宙中充斥著N多個蟲洞,個頭有大有小,小到繡花針,大到直徑百萬公里,或者更小更大。它們有的分佈在宇宙真空中,有的依附在星球之上,星雲之內,……。總之一點,蟲洞無處不在,甚至某人睡覺的床頭就有一個蟲洞存在呢。可惜,蟲洞太“另類”了,我們人類的肉眼看不到,先進的儀器也探測不到。但是,人類發現不了,並不能否定蟲洞存在的客觀事實。
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個問題是,找到蟲洞。
前面說了,蟲洞看不見摸不著,想找到它幾乎不可能的,但如果我們能透過理論推斷它出現的地方,那找到它就能省下很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