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總票房64266億,達到歷史峰值。
2020年是20417億,21年是47258億,22年是30067億,這三年倒閉了3千多家電影院,連萬達都關了60多家。
而今年,即20年。
截至10月份,全國大盤已經突破471億,強勢回暖。
99在國內有3千多塊銀幕,每年出產的電影、電視劇、動畫、紀錄片等等,加起來100部左右。
策略很簡單:廣積糧、高築牆、緩……嗯,緩發展。
姚遠沒對於佳佳講具體原因,於佳佳對他是無條件信任,只道要收縮產業,採取保守姿態,不再輕易擴張。
削減成本,削減生產作品數量,專注線上渠道,多多積攢資金。
疫情來襲,手裡有錢才不慌。
當然對個人來講,家裡有糧可能更重要。
海外方面,好萊塢巨頭受疫情影響也很大,紛紛重倉流媒體,迪士尼、亞馬遜、蘋果等等勢頭生猛,會員增速極快,後世已經與網飛不相上下。
hulive必然也是它們追趕的目標。
但hulive與網飛不同,早早紮根亞洲市場,同時在發展中國家培養會員,專門拍他們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東西,比如干老美!幹老美!幹老美!
而且姚遠打下了香港,很快又將打下韓國,兩大生產基地可以源源不斷的出片,基礎比網飛要牢固。
姚遠在策劃,或已經播出了的,包括《魷魚遊戲》《黑暗榮耀》《:逃兵追緝令》《甜蜜家園》《紙鈔屋》《暗黑》《獵魔人》《海賊王》《幽遊白書》《亂馬》等等。
他買了很多遊戲、動漫的改編權,全球都有受眾,相等於屯糧備戰。
姚遠估量了一下99的相關產業,微博、微聊、遊戲、長短影片這些在疫情期間最扛風險,甚至是發展的好機會。
網路安全360、金融支付也沒什麼影響。
影響最大的,還是商城、悅團和拼多多,滴滴,魅族手機和智慧家居,進而延伸到物流、外賣、網約車。
這些業務都有一定程度的虧損,甚至衰退,好在終將過去,還能撐過來。而撐不過來的中小企業、個體戶,那就不計其數了。
至於後疫情時代。
嗯,慢就業、緩慢型人才、待富人群、存量夫妻、全職兒女……一天天盡特麼學新詞兒了。
…………
離開東方影都,姚遠在京城待了幾天,又馬不停蹄的去了美國。
他說要廣積糧,馬上便付之行動,先將嘉禾旗下的dcp集團,以4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hulive。
dcp擁有金球獎、全美音樂獎、公告牌音樂獎、美國鄉村音樂獎等20多個大ip,當年姚遠花了4億美元拿到手,原價賣了。
這不是普通的左手倒右手。
他和於佳佳對嘉禾集團擁有絕對的掌控權,但在hulive的股份佔比卻已經不是第一大股東了,當然投票權還在手上。
這就相當於,dcp從一家中資主導的企業,轉手到了股權複雜、有很多歐美大資本參與的hulive那邊。
明年貿易戰開打,姚遠重生的時候還在打呢,他可不指望川娃子或者老逼登有良心,必須要對美國的一些產業做提前處理。
除了dcp,還有一個大專案。
姚遠身在美國,幕後指揮,忽然放出一個訊息:羅格影業有意出售!
轟!
好萊塢瞬間驚動。
與收視率逐年下滑的dcp不同,羅格影業堪稱傳奇。
姚遠2011年拿下羅格影業,運營6年,每年固定出產一批小成本電影,以及幾部中等投資的,迄今沒有一部大製作。
代表作《人類清除計劃》系列,《招魂》宇宙系列,《達拉斯買傢俱樂部》《愛樂之城》《機械姬》等等。
藝術片有賺有虧,商業片無一虧損,部部盈利,奧斯卡也捧回了好幾座。
6年,斬獲20多億美元的總票房,比不了大廠,但已經是次級公司中的頭部,有ip、有成績,這樣的公司公開出售,好萊塢都會搶破頭。
目前有六大:迪士尼、環球、華納兄弟、20世紀福斯、派拉蒙和索尼哥倫比亞。
而這六家,後世全有流媒體平臺。
所以姚遠也不挑,就看條件,能談成就賣。
“3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