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最後一天。
上午,陽光正烈,一輛保姆車駛進了京臺大院。車門一開,下來一位短頭髮、身材嬌小的冷門歌手。
孫燕姿!
她今年33歲,依舊青春活力,帶著團隊的幾個人走進大樓,錄製第二期的《中國好聲音》。
邁入新世紀後,香港樂壇迅速衰落,內地半死不活,好在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湧現出一批華人歌手接班,以周杰倫、林俊杰、孫燕姿、蔡依林、蕭亞軒、梁靜茹等為代表,成功為華語樂壇續命十年。
周杰倫自不必說,獲獎無數,但平生一大憾事,就是沒拿到臺灣金曲獎的最佳新人獎。
新人獎嘛,只能拿一次,過後就沒了。
當年入圍的有周杰倫、孫燕姿、戴佩妮、范瑋琪、林凡,最後拿獎的是孫燕姿。
孫燕姿上半年剛結婚,明年會生孩子,然後就減少了演出活動,慢慢變成了“冷門歌手”,後世以“ai孫燕姿”的身份莫名火了一把。
“劉歡老師好!”
“韓紅老師好!”
“哈林哥!”
進到休息室,孫燕姿連忙打招呼,這四位正是《中國好聲音》的導師。
導演拿著今天的計劃表,為大家講解:“第一期已經剪輯完了,讓公司打了回來,說是選手不夠驚豔,氣氛不足……”
“咱們得補錄是吧?”
“不用不用,我們今天的流程會長一些,然後選一些鏡頭補進第一期就行了,就是得辛苦四位老師!”
四人連道客氣,韓紅這種事兒逼也很客氣。
因為已經簽了協議,就得照做,而且99給的太多了,《中國好聲音》第一季的預算高達1個億。
錢在大多時候,可以抹平一切矛盾。
待了一會,化好妝,進入演播廳。
正中一個半圓形舞臺,對著四張大紅椅子,兩側和背後都是觀眾席。《荷蘭好聲音》的版權方要求很嚴格,比如這個椅子款式,就必須得按照原版的來。
四人坐上去,先一個個拍按鈕,試驗一下是否好用,跟著轉身。
孫燕姿背對舞臺,偷偷喝了口水,知道這是一場漫長的錄製。她在臺灣出道,接受過無數綜藝節目的洗禮,跟庾澄慶一樣深諳其道。
錄了一場後,已經明白節目組想要什麼效果。
不僅是選手的表現,還有導師之間的插科打諢,她年紀最小,迅速找到了定位:撒嬌賣萌的搶人。
座位順序是:庾澄慶、韓紅、劉歡、孫燕姿。
一男一女一男一女這樣,庾澄慶承擔了部分主持人的工作,負責控場。正式錄製開始,孫燕姿縮在寬大的椅子上,她本來就嬌小,旁邊還是劉歡,對比明顯。
《中國好聲音》每期一個多小時,錄卻可能錄十幾個小時,甚至二十個小時。
選手水準參差不齊,節目組要找大量的人來充實基礎,再從中選優。所以大部分時間,導師都在忍受那些爛嗓子,好容易碰到一個唱得好的,精神自然振奮,也不完全是裝的。
如此這般,天迅速變黑。
選手跟過篩子一樣,一個個上去,一個個下來,演播廳氣氛焦灼,導師也身心俱疲。
“咔!”
“休息20分鐘吧!”
“老師們再堅持一下,還有七組選手就結束了。”
孫燕姿小臉一垮,還有七組啊,那得錄到凌晨了!她去了趟洗手間,回來補妝,喝水,助理拿著電話過來。
“明天臨時有個宴請!”
“誰呀?”
“這個節目的幕後公司,99集團的董事長夫人。”
“董事長夫人?”
孫燕姿一愣,各路的商業活動參加多了,夫人還是頭一次,奇道:“她為什麼,為什麼要見我呀?”
“說喜歡你的歌,公司希望你能參加,你下月的那場魅族活動,魅族也是他們家的。”
“哦,那那就去嘍!”
她當然得答應。
混娛樂圈的,與權貴階層脫不開牽扯,碰到個有禮有節的,那是藝人的運氣,碰到強勢不講理的,誰也沒辦法。
最著名的就是陳老師。
大概在2003年,當時深圳一位高官的千金,想拍部電影,找自己喜歡的陳老師來當男主。
“能和我主演一部愛情電影麼?我會投資2000萬!”
“醜拒!滾,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