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紀越大,疑心病越重,郭絡羅家裡幾代的奮鬥,宜妃怕斷在自己兒子的手裡。 宜妃這幾年那是擔驚受怕的,前些年明面上的宮權她都找了藉口還給了皇上,就怕康熙懷疑她。 如今靠著跟康熙的那點子舊情,跟在康熙身邊,學著於穗歲一樣,不問世事,安心的過自己的日子。 希望康熙看到她如此乖覺的份上不要牽連到郭絡羅家裡去,那八福晉跟她郭絡羅氏八杆子打不著關係,可能只是幾百年前一個姓罷了,如今也拿著這個姓來說事。 兒子是個傻子,這八阿哥夫妻倆豺狼虎豹倒是相配得很。 “姐姐,你說我給小格格找個伴讀如何?”宜妃實在喜歡這個小孫女,她給的東西那是比養在她膝下的公主給的都多。 於穗歲沒說話,這宜妃不是要她回答,她只是心裡有了主意 ,想要說給人聽。 當初四格格遠嫁蒙古,宜妃雖然跟她親姐姐有些僵著,但這嫁妝那是給得足足的,她如今又喜歡這個小孫女,那自然是處處想著念著。 “我想著從內務府裡找幾個小丫頭,叫她們伴著她長大,日後也算是知根知底。”宜妃想的遠,若是日後要遠嫁幾個相熟的陪著也是一份慰藉。 若是留在京城裡,這些小丫頭就是她的幫手。 於穗歲只是聽著,依舊不發表意見,她心裡琢磨著九阿哥日後的事,這小丫頭也不知道會不會受到牽連。 宜妃過了幾天真給小丫頭選了四個丫頭,都是十三歲的年紀,放在身邊叫姑姑好生教養,她真的是對著這個小丫頭掏心掏肺的。 連帶著這個小丫頭的生母兆佳氏,宜妃也記得年節下給她賞下東西,只是這一做,九阿哥的府邸鬧得越發難堪。 宜妃帶著小孫女,常常來於穗歲這裡混日子,一晃就到了康熙四十七年,太子這一年被廢。 夜裡,康熙披著件披風,頂著細雨半夜將於穗歲又從被窩裡薅了起來。 於穗歲擁著被子坐在床上,聽康熙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話,“你說胤礽以前那麼乖巧的孩子,有什麼都想著朕,這長大了怎麼就成了這樣.......” 說到傷心處,康熙幾度哽咽,嘴裡叫著,“那小王八蛋,我是他阿瑪,他竟能做出那等事!” “我對他不好嗎?什麼東西都緊著他,那小王八蛋怎麼就被人給矇住了眼睛,我是他親阿瑪,他不信,去信個外人!”說著,康熙鼻子一酸,那是他巴掌大養到現在的孩子,他如何不傷心。 於穗歲遞了張帕子給康熙,她知道康熙現在的傷心難過是真的,可手起刀落抬起幾個兒子鷸蚌相爭,他穩坐釣魚臺也是真的。 這些事很難說,多子女家庭都要面對的一個事情,那就是子女爭產,何況康熙家裡的孩子還不是一個媽生的,爭的又是這至高無上的皇位。 養皇子如養蠱,只有蠱王才能登上大位,號令群臣,掌握天下。 康熙難過了幾天,大阿哥撞在槍口上,革去王位,幽禁在府邸。於穗歲知道,太子殿下在康熙心裡是真的不一樣,就像她養的小貓咪,那隻她親手養大的,跟小貓咪後來生的小貓,她最喜歡的還是自己養的那隻。 接著撞到槍口上的是八阿哥,罵他出身卑賤,惹得宮裡的良妃大病一場。 轉年三月,康熙又復立胤礽為皇太子。 於穗歲是不在乎這些的,她依舊是看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閒時跟宜妃了聊聊天,逗逗她的小孫女。 宜妃倒是生氣,拿著雞毛撣子打了一回九阿哥,那個蠢兒子竟叫她回宮裡去看良妃,她什麼牌面上的人,也值當她去看。 宜妃自知這宮裡能說得上話算是朋友的只有於穗歲,她性子雖然冷漠,但絕對是良善之人。 這麼多年下來,她跟德妃也有過交情,只是德妃這些年越發的鑽牛角尖,她也就不怎麼往來了。 以前德妃人還是可以的,她雖然小心思也有,但不出手害人,喜歡對著康熙裝乖扮巧,可她們這些後宮的女人那個沒有做過,與其將心思花在嬪妃身上,還不如去討好康熙。 這宮裡的女人只會越來越多,你贏了這個,趕走了那個,算計了別個,這些人還會再來一波新的,只有討好康熙,才能一直好下去。 宜妃有時候也唏噓不已,德妃她是真的把壞的一面全留給了四阿哥他們一家。 “姐姐,你說我是不是也該將胤祺打一頓?”宜妃見著這個兒子心裡也不開心,明知道她不喜歡那劉佳氏,還非要叫她給她養女兒。 呸! 她想得美,胤祺也是豬油蒙了心,敢指使起她這個親孃來。他福晉也是個不中用的,這府裡兩個側福晉鬧翻了天,她倒好,院門一關什麼都不理,由著這些側室格格們折騰。 於穗歲看了她一眼,宜妃多半是已經打過一頓,這是想著找機會打第二回呢。 “也不知道我這是什麼命,一個兩個的都不聽話,胤祺府裡亂糟糟的,胤禟不僅府裡亂糟糟的,外頭還跟著瞎搞。”宜妃覺得自己的兒子就是來要債的,這一個個的都不讓人省心。 於穗歲聽著宜妃抱怨她的兒子,其實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