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都知道野史是怎麼回事。
就是大家一起瞎編的。
至於她瞎編了多少,她現在也不知道。感覺看下來,應該是不少的。
至少是三七開,三的是正的,七的是野的。
於穗歲以為的烏雅嬪可能是穿越的,沒想過,她是一個看了一本編得離譜的小說的土著。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就到了康熙的暮年,康熙因為對所有兒子都不滿意,這九龍奪嫡,那是沒有奪起來,畢竟那個兒子他都能挑出毛病來。比如說大阿哥勇猛,不如二公主。
三阿哥讀書不如四公主,四阿哥讀書是比四公主厲害,可是這武力上,又比不上四公主。
那接下來的阿哥,包括十二在內的所有阿哥,從頭到腳,沒有哪一點不是被康熙拉出來狠狠批評過的。
十二臉皮厚,又沒有野心。原本也是有野心的,自從知道康熙的上班時間後,他立刻就喪失了野心。
早起是不可能早起的,讀書已經早起了十幾年,以後還要早起,想想這樣的日子,他就覺得自己後半生沒有希望。更何況他覺得自己的命也不一定能比康熙的長多少,還是打算放棄。
只是趁著這個時候,找康熙多要的位分,多要點錢財保護自己。
最好給他留一封可以自己任意填的聖旨,當然皇位也在其中的話,他會更加的開心。
只是這些都沒有。完全沒有。
康熙走之前,還擔心於穗歲,於穗歲哭得稀里嘩啦,轉眼就在康熙去了之後,搬到暢春園裡去,天天看戲聽曲兒的。
人生好不快活。
太子的皇帝之位,僅僅坐了兩年,就因為太子生病,駕崩了。
他的兒子,那不是四公主跟二公主的對手,倆人一起殺回了京城來,坐上了皇位。
不過四公主是皇帝,二公主是二把手親王。
至於她們的哥哥弟弟們,那關她們什麼事。
端妃等了幾十年,又等到了女兒回到京城,以前的舊事不再提及,只跟著女兒安心的養老頤養天年。
安妃跟平貴人在一起住著,一輩子都在一起住著,死的時候,都是手牽手的。
皇后則是成了皇太后之後,跟著新任的皇帝一商量,自己搬到了綺春園住著,過上了自己以前羨慕妹妹的日子。
於穗歲老了之後,在暢春園裡待著,還能時不時的見見皇后,跟她說幾句話。
皇后當年沒有問的事,這個時候還是問了出來,“你喜歡過皇上沒有?”說起來這個問題在皇后心中縈繞了幾十年,她總是有一種感覺,皇貴妃跟她看到的不一樣。
就像是宜嬪其實跟她的妹妹性格相似。
她感覺皇貴妃跟宜嬪有些地方其實很相似。
於穗歲哈哈大笑,告訴皇后答案:“男女之情嗎?身體上還是喜歡過幾年的。”實話,她喜歡過年輕的康熙的肉體,不然怎麼能瞞得過去。就是所謂愛情,哪個是沒有的,就跟康熙一樣。
他也沒有那個玩意。
皇后露出一副果真如此的表情,點點頭,“你果然跟不一樣。”皇貴妃的答疑解惑,叫皇后覺得這康熙原來也不是表現出來那般厲害。
即便自己猜到了,可是還是沒有皇貴妃這樣說出來叫她覺得有意思。
其實這樣下來,康熙的宮裡,嬪妃們跟康熙都一樣,各取所需,只是康熙得的多,嬪妃得的太少了。
又這樣過了幾年,到了原主的年紀後,她揮揮衣袖自己走了。
十二帶著自己的孫子在靈堂裡跳起了舞,是於穗歲說的,她不是死了,是時間到了,迴天上去了,要他們不要哭,要跳舞歡送她回家。
十二照做。
他的記憶裡他額娘一直是一個愛笑的女人,性格樂觀又活潑,跟她生活在一處,總是感覺無憂無慮的,快快樂樂的。
所以她走的時候,也要他們快快樂樂的送她走。
於穗歲回去之後,原主再仔細瞧了瞧於穗歲,說句了,其實皇上也沒有那麼可怕之後,就走了。
後半截的人生,於穗歲覺得有些無聊的,因為康熙他對美人失去了興趣之後,只專注在朝堂上,這樣就導致了,後宮只有他繁衍子嗣的一個功能,以至於後宮的生活變得波瀾不驚。
因為康熙的兒子實在是太多了,多到後宮的嬪妃想要爭取都爭取不到。
所幸大家都只能在皇后帶領下,過上了樸實無華,沒有宮斗的普通後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