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萬全之策還沒有想出來,這那真已經快要瘋了。
她甚至在想,要是自己死了,是不是能夠離開這個讓人絕望的世界。
她沒預想過自己的穿越是這個鬼樣子,她以為自己是主角,自己是女主,結果過了二十幾年的舒坦日子,只等到富察皇后死了,她就能坐上後位,然後過上自己一直想要的生活。
結果富察皇后沒有死,她先掉入深淵了。
她竟然被一貶在貶,以前至少還是皇帝的嬪妃,哪怕是個官女子的時候,她都想,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這樣的話來安慰自己。
畢竟她是主角,受一些苦受一些難也是正常的,以後都會加倍的補償給她。
可是....
可是這一切自我安慰,都在乾隆給她寫休妾書的時候破滅了,她不是皇帝的嬪妃,不是了。
她現在是一個被休棄的女人,只是曾經了。
那真不能接受,她在山上的庵堂裡吃了那麼多的苦,結果換來這樣的結果。
那真被送回那拉家裡的時候,直接就閉門不出了,她想不通,她怎麼就這樣了。
那真的額娘看著那真這個樣子,怨也怨,可還是心疼,想著女兒受了這樣天大的委屈,可是卻無處伸冤,也跟著一起哭。
結果等到那真自己投三丈白綾的時候,沒有忍住,跑到這暢春園的大門口,跪著求情。
太后見她哭得可憐,讓人帶了她進來好生安慰。
那拉夫人盯著紅腫的眼睛,哭得喉嚨喑啞,“太后娘娘,求求您,大發慈悲,將真兒接進宮裡吧!甭管給她什麼位份,哪怕是個官女子都好。給她一條生路吧。”
那拉夫人一邊說,一邊哭,這被皇上休棄的女人,哪裡有什麼前程,即便那拉夫人想要給女兒再安排一個人,可誰敢得罪皇帝,誰敢娶她的女兒。
她不知道女兒做了什麼,叫皇上生這樣大的氣,叫那拉氏一族出這樣的醜,丟這樣大的臉。
皇太后當初就不同意乾隆的做法,可是乾隆一意孤行,這她也沒有辦法。
如今事情已經成了定局,她不能說什麼,也不能去違背乾隆的意願。
“那拉夫人快起來吧,這事哀家也無能為力。”皇太后深深的嘆一口氣,這皇帝是要逼著那拉氏去死,可那拉氏也不過二十多歲的年紀,這人生還長著。
實在可憐。
那拉夫人跪在地上不起來,哭著道:“太后娘娘,臣婦求求您了。這樣做,實在是叫臣婦的女兒去死啊,她如今正是年華,太后娘娘,您也不忍心叫一個年輕的姑娘就此凋零,還請太后娘娘看在她曾經侍奉皇上多年的份上,跟皇上求求情。”
說著那拉夫人砰砰砰的磕起了頭來。
可憐天下父母心,皇太后不是不動容,而是她真的也沒有半點辦法,皇帝已經做了,她也已經說了,可皇帝沒有聽,她說再多,也沒有用。
“那拉夫人,這件事如今已經沒有轉圜的餘地了。這那拉格格,日後在府中養著,哀家會叫人過去看顧一二。”皇太后道,她能做的就只有這些,明著跟皇帝對著幹,皇太后是不能的。
皇帝的羽翼已豐,誰和皇帝做對啊。
那拉夫人心如死灰,想起自己那剛剛上吊被救回來的女兒,泣如雨下,“太后娘娘,您說一個要求,怎樣才能叫真兒回宮,臣婦一定照做。”
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送真兒入宮參選,只要沒有開始,就沒有現在的事。
當初若是真兒沒有選中,或是落選,也許真兒就不是這樣的結局了。
皇太后對那拉夫人這個樣子也看著可憐,“那拉夫人,這皇上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那拉夫人也知道,這哪有朝令夕改的聖旨。皇帝的休書已經寫下,也已經交到了宗人府裡去做了修改,這玉碟上,那拉氏已經不再是皇帝的嬪妃了,這件事是萬萬不能再回轉的。”
若是真的有辦法改變皇帝的心意,皇太后早就去了。奈何她貴為太后,是皇帝生母,可是這面對皇帝的時候,還是要退後一步。
皇太后又語重心長的道:“那拉夫人,哀家知道你愛女之心,如今你回去多勸勸那拉格格,這人生在世,總有一些坎。”後邊的話皇太后也說不出,這樣哪裡是坎啊。
皇帝一意孤行,害得就是人命。
那拉夫人絕望的眼神,久久的盯著自己交疊在地上的傷,她求不到皇太后的心軟,也求不回女兒的前程。
高姑姑得了皇太后的示意,立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