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的孃家人,來的還是上回說要太后給選夫婿的人。
一進來就先謝恩,人後親親熱熱的跟太后說起,她的那個女兒如今的生活。
“真是多虧了太后的火眼金睛,這人選真的是沒有話說。那丫頭懷了孕,本想給個開臉的丫頭給他,結果人沒要不說,還跟家裡的長輩了,不許送妾室丫頭過去。”太后的弟妹笑得眉開眼笑的。
這個女兒是她的小女兒,生得晚,前面的幾個都十多歲了才生這一個,如珠似寶的養著。
如今這嫁得良婿,她自然是樂開懷的。
之前太后定好人選的時候,她還略微有些猶豫,這女婿的家裡一般,算不上是什麼勳貴人家,好在是家裡有個出頭的人,在朝堂上也能常見君顏。
這放在其他家裡自然是夠用的,可是放在自己的家裡,這就沒有什麼了。
她們見皇帝的次數那真是數不過來,皇上小時候她還抱過呢。
如今看來,太后真的是厲害。
太后端起茶碗,嘴邊帶著笑意,“兩個年輕的人過得好就行。我瞧著那小丫頭如今可是懂事了不少,你這個做額孃的也別跟以前一樣處處約束,這丫頭成了親,那就要慢慢地學著長大,你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
太后說這話也不是想要教人做事,只上一回那丫頭過來請安,說起她額娘,說還是以前一個樣,成了親也沒逃過自己額孃的魔爪。
太后的弟妹也不生氣,只笑著道:“太后還不知道她,就是個孩子,如今我不看顧一點,叫姑姑幫襯著一些,她連自己院子裡的事都理不清楚。”
說完這話她話鋒又一轉,“不過太后說的對的,我這也是關心過了頭。說到底以後的日子還是他們兩個過,這有的事我還是能少管就少管。”
不過看她回去怎麼削她,沒大沒小的丫頭,告狀都告到太后這裡來了。
太后笑了兩聲,叮囑道:“你回去也別找她去。”小丫頭抱怨兩句,沒得小題大做的。
“我聽說前不久三妹跟三弟妹兩人吵了起來,不知道所為何事啊?”太后問道,這也是她召自己的這個大弟妹進宮的原因。
太后的弟妹放下茶盞,正色道:“回太后娘娘,這事說來我都沒臉說。早前三妹跟妹夫吵架回家,額娘說三妹:()快穿:我在清朝當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