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康熙帶著於穗歲出宮做什麼,肯定不是玩耍。
馬車一路行駛,到了京城裡有名的 寺院,一下車就是一眾高僧在此等候。
不僅有藏傳宗教的,還有佛教的,於穗歲看著這些人,意味不明地看了一眼康熙。
這是將她當成了異類啊。
康熙毫不心虛,帶著於穗歲就往大雄寶殿去。
紅衣喇嘛打坐結印坐在蒲團上,其餘幾位也是一樣,於穗歲也跟著坐在蒲團上。
她完全不帶怕的。
康熙見她做出了正義凜然的樣子,心裡嘆了一口氣,他始終覺得於穗歲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她掌握的東西太多,所求又小,他實在不相信她只要那麼一點東西。
他時後琢磨著那句二聖臨朝 ,只覺得這才是於穗歲的真實意圖。
只是武周亂唐已經夠了,他的大清不能也跟著亂。
又想起她那詭異的能力,只擔心自己還沒有太大動作就叫她有了警備的心思,這樣時候,試探她,也好知道底。
於穗歲坐在蒲團上,沒有修煉,反而是好奇的看著大家,畢竟不是誰都有能力,一下子集齊這麼多在世的高僧們。
可見皇權之下,這些人還是屈服於這個的。
率先發問的是那個喇嘛,“聽聞貴妃是夢中悟道,不知我可有幸聽的貴妃這神奇的經歷?”
喇嘛的意思是上師,是對他這個人的尊稱,於穗歲臉上面無表情,問道:“你們的活佛是如何確定的?”
聽聞是活佛圓寂的時候會有預言告知其他人,然後根據這個選出合適的靈童們,然後在授予坐床禮之後,在用金瓶掣籤的辦法,寫上靈童們的名字,然後隨機選擇一個作為轉世活佛。
只是藏地現在的是農奴制,這活佛定然是不會出現在農奴之間。
喇嘛他閉口不言,這些涉及到自己本派的一些秘術,他肯定是不會說的。
“嗯?”於穗歲疑惑的眼神看向喇嘛。
她其實對於藏傳佛教,一直停留在她在博物館裡看到的那些展品,阿姐鼓,那個用少女的人皮做的鼓;還有那人的頭骨做的法器,多不勝數。
尤其是密宗,她實在不能去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這些展出的東西。
喇嘛閉口不言,只當聽不見於穗歲的話,康熙也看向喇嘛,喇嘛還是不言不語。
他知道有些事,在中原大地,是說不出來的。
“是我不當。”喇嘛很痛快的放棄了溝通,吉貴妃絕非善事,她這樣的問話顯然是對他們有所瞭解,他不想惹事生非。
康熙見他這麼快就敗北了,心裡不爽,當即就叫人將他給拖了出去,這樣的喇嘛要來有何用。
於穗歲又轉向其他的高僧們,見他們都極為慈祥寬厚,沒有說話。
但是這群高僧也不是害怕於穗歲,只是不知道要從何聊起。
這世上悟道之法千奇百怪,有的人打掃庭院從而悟的天機,從此成為高僧。
有的人是年老之後,家裡人都散盡了,他窺得天機,皈依佛門,也成了得道高僧。
於穗歲這樣的人在他們看來,一點都不奇怪。
只是康熙也沒有說明白,只是說於穗歲這個人悟道了,並沒說她有些怪異的地方。
十幾個人在殿中打坐,過了好一會,康熙見人還沒有問,便道,“都散了吧。”他突然意識道,他們是同道之人,也許他們之間是有相互的一種心照不宣的,他問不出什麼的。
虎頭蛇尾的,於穗歲坐在蒲團上,眉眼彎彎的看著康熙,“皇上不好奇了?”
她不是他眼中的妖孽嗎,現在不害怕了。
康熙站起來,揹著手,“沆瀣一氣。”這些人,都是一樣的,他砍了也沒用。
“皇上,你這是強加罪名,我說過的話,一般都是遵守的。”於穗歲笑著道。
一般,康熙快速的捕捉到了關鍵詞,這個一般,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不一般。
“你為什麼放棄老四?”康熙雖然自信於自己的魅力與權勢,只是對於於穗歲來說,這肯定不是最重要的。
於穗歲:“他之前想要我背鍋來著,我不想給人當槍使。”若是真的換了一個普通的人來,他說的那些話,足以叫康熙這樣看中名聲的人,給她安排一個全家消消樂了。
康熙可不是什麼真的寬厚仁慈的君主,這樣從朝堂裡戰場裡廝殺出來的君主,可從來不是什麼軟弱良善的人。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