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眾人都沒意見,這是老二媳婦的主意,就是給她一半的利潤,自家都是掙得! 方氏更是覺得自家佔了便宜。未來,二房夫妻估計是要走的,將來老二做了官,根本不可能外放到家鄉。 他們夫妻作為長子長媳,肯定要擔負起照顧爹孃的重任,這麼一來,老兩口的養老銀子大部分都是他們的,還有家裡的田地、房產…… 說來也有些慚愧,這銀子本不是大房的功勞。 方氏心想,若是三郎需要照應,他們定然要照拂一番的。 至於珍娘?找個能耐的夫婿才是正經,斷然沒有孃家再接濟的道理。 不過這話她可不敢說,一來婆母會不高興,二來人家二郎媳婦不也是靠著孃家嘛?自家也沒少跟著沾光。 方氏琢磨著,心裡有些動搖了,二郎媳婦可是說了,誰說女子不如男? 杜蘭月也真心實意地推辭了一番,見何家人誠意十足,這才答應,“阿孃,那這銀子先放在我這兒,若是家裡人需要,跟我說就成。” 劉氏點點頭,欣慰的很,老二媳婦既大方又有孝心,從不斤斤計較。也是個招財的,自從進了家門,銀子就嘩嘩地往家裡進。 何家在村裡本來就是殷實的,如今更是讓人不敢小覷!連老二進京趕考的盤纏都湊的足足的,這放在年初,根本連想都不敢想。 雖然一成利也讓杜蘭月心下也感動,說起來不多,但若是生意做大了,這一成利也是很可觀的。除此之外,二房還有剩下四分之一的分成。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如今怎麼能把生意做好才是正理。 她的嫁妝箱子裡盛滿了蚊帳紗布,可也不能源源不斷地拿出來,太不合常理了。 好在,超市空間有個很大的好處,可以根據她的意志來選擇投放地點,這也是她偶然間發現的。但是價格比較貴,是實物價值的兩倍,若不是萬不得已,她可不想浪費銀子來選擇投放心地點。 據崔氏所言,南地也有棉質的防蚊帷幔,價格昂貴,非世家大族斷然是用不起的,且容易受潮、變形和滋生蟲蟻,需要經常清洗更換。 簡而言之,何家如今所做的蚊帳,還是很有市場的。 她手上的布料是聚酯纖維帳紗,有很高的強度和耐磨性,同時還有良好的防黴效能,容易清洗保養,耐用性很高,而且不容易發黴。 只是,按照現下的工藝水平,是不可能造出這種材料的。就算是擅長針技的頂級繡娘,也是望而生畏,即使能做出來這麼一頂薄如蟬翼的蚊帳,代價也是極其昂貴的。 對於從何處得來的紗布料子,何家眾人是不會懷疑的,他們一直認為這是杜家老爹搞到的,並且聲稱,等二弟妹手裡的料子用完了,他們可不能再佔便宜了。 杜蘭月扶額,心道這婆家人還真是實誠!蚊帳紗布的定價已經讓她不好意思再佔那一成利了。 大盛的布料規格,一匹的門幅約七十厘米,長度約七百厘米,超市的價格只有三十五文左右。 本不想掙自己人的錢,但大夥兒若是知道只要三十五文,那簡直是要把自己架到火上烤。 錦繡閣裡,一匹絹價格近一兩銀,細棉布一匹價值四百文,絲織品更是要以兩為單位,絲每兩六十五文,綿每兩三十五文! 糾結了半天,她將這種來自未來的聚酯纖維帳紗,定價為二百文一匹,如此已經讓何家人都驚訝地不得了了! 方氏甚至有些不敢相信,劉氏和珍娘更不用說了,都摸著那紗布感嘆,怎麼能這麼便宜?難道市面上的那些布匹都是這麼低價進來的? 方氏心裡腹誹,真是無商不奸!不過,她喜歡! 從沒見過這種面料,比葛織成的巾子還要細膩透氣,比細棉做成的紗賬也要好看耐用。 “阿孃,嫂子,這賬紗本也不是這個價格,這算是批發價,人家這也是薄利多銷!你們是沒見過貴人們用的紅綃帳,那才叫薄比蟬翼輕賽寒煙! 還有,古時候擁有三絕技藝的一位夫人,她才是個厲害的,收集許多人的髮絲織成一頂發帳,舒展開來廣縱一丈,收捲起來僅得一握,攜帶極其方便。” 杜蘭月說的,是三國志記載中的趙夫人,相傳她穿綵線、引細線。擅長織錦、刺繡、絲幔,被稱為機絕、針絕、絲絕,並稱“三絕”。又有記載稱此人還發明瞭不用人力的風扇,弄得她猜測這位趙夫人,莫不是她的老鄉? 瞧瞧人家,再看看自己,沒眼看! 人比人氣死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方氏等人跟聽故事似的,完全不曉得歷史上還有這般人物?這可不是村裡的老人講古能講到的。 杜蘭月笑笑也不吱聲,大盛只是一個平行維度的空間,至於歷史是不是一樣?那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本事很能唬人,那便足夠了! 劉氏等人雖然不知道這批發是什麼意思,但也能猜出大概就是不怎麼掙錢,靠大批次買賣掙點兒,如此,他們能賺的也不少。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