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流行新款式的衣裳,那些夫人小姐們的目光,從前都放在錦繡樓,這下子有了新款式,又一傳十、十傳百傳地傳開了……
杜蘭月嘆了口氣,當初就應該早早改了店名字,如今改動起來怕是多有不便了。
距離春闈還有十天左右時,何二郎同劉昌華一起去了貢院,他們要在這裡完成登記。登記內容包括戶籍所在地,自己的讀書情況,家庭成員情況還有自己的小像。
小像只是簡單的畫像,力求傳神,畫像下面有個性特徵的記錄,倒是能佐證一二。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
當然不是!
為了防止考生在此事上做手腳,大盛朝也同歷代一樣,實行結保制度,每3-5人結成一保,來證明各自的身份。如有冒名替考者,罪同連坐,杖刑一百,流放千里。
這罪責不可謂不重。
尋常讀書人的小身板,這一百杖責都要了老命了!至於千里流放,也不一定能活著走過去,同死刑無疑了。
當然這樣做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前朝曾經存在的投遏、延譽、請託之風,在本朝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也從側面保證了科舉的公平性。
何二郎在梧州禮部已經過了名錄,禮部經承發解,又同劉昌華及另外一個梧州籍的學子一起結保,那人也是劉昌華熟識的,何二郎也不必擔心出什麼意外。
畢竟科舉一事,對於他們三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大事。若是犯了忌諱,成績作廢暫且不論,連小命兒恐怕都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