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封山的日子,路都不一定好走。
那衙門裡會不會管?
答案是否定的!
衙門裡的員工就沒幾個是正式的,難道還給你拼命掃雪去?能保證城內街道能有條小路通行便可以了。
至於官道?那真是有心無力,想要在這個節骨眼兒出行的,那便自求多福吧。
好在,這雪不像是要持續下下去的樣子。
出城二十里左右,風雪漸停。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此時望著這一片江山茫茫,杜蘭月才能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震撼,遠不是以前被高樓大廈遮擋視線的那種感覺。
這是一種廣袤的、令人心情激盪的美。
探頭望著外面的雪景的她,猛不丁地被一雙手給拉了回來,厚重的車簾也被放下。
“這麼冷的天,仔細著涼。”何二郎不贊同道。
“二郎怎的不看書了?”杜蘭月搓了搓手,將湯婆子抱起來,這天氣差不多也得零下十度左右,是真的冷。
何二郎將腳下的暖爐移到媳婦腳邊。
“也不差這一時半刻,陪你說會兒話也好。”
不陪著媳婦說話,那頭都要探到窗外去了!可不是無聊至極?
馬車空間逼仄,加上盛放了不少行李,是真的沒有電視劇裡的那般豪華寬敞。他們兩人坐在裡頭也只能說是不擠而已。
馬車裡備有湯婆子跟暖腳爐,這暖腳爐裡面燒的是木炭,比湯婆子大很多,是杜蘭月特地去採買的,這玩意兒若是放在她那個時代,也是無價之寶。
空間狹小的好處顯現出來,車廂裡的溫度比外面高了不少。
小翠穿著厚實的棉衣,圍著杜蘭月給的圍巾,帶著帽子和手套,捂的嚴實的很,倒也不覺得多冷。
她本就是練武的,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基本功,幸好這一路上並不孤單。
雖說如今出門的人並不多,但梧州府周邊趕往京都會試的舉人,此時都已經上路了。
瞧那一輛輛車輛高高懸掛的黃色旗幟,上書“奉旨會試”的,就能夠知曉。
舉人們去京都會試,先要去州府衙門的吏部領取火牌作為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