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驢:&%¥#!(1 / 1)

小說:走進不科學 作者:新手釣魚人

兩日後。 依舊是老蘇書房所在的院落。 此時此刻。 院落中的裝飾品已然盡數被挪走騰空。 整片院子裡,只剩下了一片空地、一張石桌以及少數幾棵樹木。 徐雲則帶著老蘇、老賈、小李等七八人一起,站在了庭院正中心。 而他們的身邊,則擺放著大量或外露或封裝的物品,以及...... 一頭驢。。 待人都到齊後。 老蘇眼中閃過一絲期待,輕輕拍了拍裝有貨物的箱子,對徐雲說道: “小王,你要的東西都在這兒了。” 徐雲聞言開啟一口箱子,從中拿起了一塊粗製的玻璃。 只見他將玻璃放在眼前檢查了一番,滿意的點點頭,道: “沒問題,原料的質量都很好。” 作為一位後世DIY圈的資深老鳥,徐雲兩輩子手搓過的鏡片已經超過了三百枚不止。 透過手感判斷玻璃質量,已然屬於一種被刻入靈魂的本能了。 隨後老蘇又小心翼翼的從謝老都管手中取過一個箱子,謹慎的遞給徐雲,囑咐道: “小王,此物有些危險,你且拿好。” 徐雲小心將箱子接過,穩穩的將它放到了石桌上。 一旁的小王見狀,不由好奇的問道: “王林,盒子裡頭是什麼?” 徐雲看了她一眼,也沒賣關子,直接了當的說道: “水銀。” 小李眨了眨眼,下意識的後退一步: “水銀,這可是毒物呀,你拿它想要做什麼?” 徐雲見狀輕輕笑了笑,這個在宋朝頗具威名的毒物, 對於這次的制鏡環節而言, 卻是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物件呢。 只見他抬起頭,看了眼天空, 緩緩撥出口氣: “當然是為了做.....拋物面了。” 先前提及過。 在後世的DIY領域中,牛頓反射式望遠鏡基本上屬於最常見的一個型別。 因為比起折射式望遠鏡,牛反的光學系統簡單,更容易上手。 同時牛反沒有色差存在, 便捷性上要高於折射鏡。 而所謂的便捷性, 指的便是牛反真正參與成像的只有一個反射凹面。 不過再便捷的東西,在和光學搭上邊後,往往也會變得複雜起來。 例如在後世。 這個單獨凹面的選擇,便一直都頗具話題性。 準確來說。 應該是球面和拋物面該選哪個的爭議。 後世透過費馬原理可以證明, 拋物面對於平行光入射的情況能完美地滿足等光程條件, 因而可以對平行光完美成像。 但另一方面呢。 拋物面只有一條對稱軸,並且不滿足阿貝正弦條件。 所以拋物面有很明顯的彗差。 它對於不沿著對稱軸入射的平行光線,無法完美成像。 即使入射角度很小,成像質量也會迅速降低。 而球面雖然有球差, 但是相對的, 它也有一個無可比擬的優勢——它有無數的對稱軸。 對於單一的球來說,是不存在軸外光線這種說法的。 在望遠鏡這個場景中。 雖說球面不能對星點完美成像, 但是整個視場內的成像質量卻可以保證均勻。 加之成本方面的問題, 很多人負擔不起拋物面的價格。 因此在後世,相當多數的人都選擇了球面來做單獨凸面。 但別忘了。 這個選擇的前提條件是...在後世。 眼下徐雲所在的時間線,卻是古代宋朝。 因此手搓球面透鏡,有件事是無論如何繞不開的難題: 徐雲搞不出刀口儀和干涉儀。 其實刀口儀還好說點, 真要手搓起來,還是可以做出二三十種簡易雛形的。 但干涉儀就很難了, 因為這玩意是需要鐳射的.... 而這兩個儀器,恰恰是手搓球面鏡中極為關鍵、甚至可以說核心的一環: 為啥說後世手藝好的DIY球鏡,完全能夠超越機器呢? 元嬰就是因為有這兩個機器提供極其精密的檢測。 只要檢測到哪裡有誤差,拿沾著拋光粉的軟瀝青去蹭幾下就行了。 比如佳能鏡頭——尤其是高階L鏡頭裡,現在還有很多手工磨的鏡片來著。 至於剩下的轉儀鍾啥的倒還好說: 老蘇鼓搗的水運儀象臺, 其實就是最早的轉儀鍾, 等於一下穿到了祖宗頭上了...... 考慮到咱們這是一本紀實...咳咳, 嚴謹小說。 因此在一開始, 徐雲便提前做好了一個方案: 用利用旋轉的水銀實現拋物面,同時再手磨一個不需要太過精度的球面鏡做像差極限的臨界焦比輔助,也就是類RC結構。(水銀溫度計的時候暗示過了, 居然沒人發現, 失望啊.....) 實際上。 將液體應用在光學器件上的想法,可以一直追溯到小牛...或者說老牛的年代。 但是由於諸多工程和技術上的困難,直到19世紀,後世才有反射式液體元器件的開發嘗試。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