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不一定能夠得到,但是不付出的話,肯定沒有收穫,這句話放到世家的身上就是如此,世家想要讓家族得到更大的發展,然家族在亂世中能夠得到延續,就要在呂布的治下乖乖做事,家族之人進入官場之後,雖說不能利用當前的地位為家族之人謀取利益,但是有人在官場上,就相當於在無形之間給家族提供了保護。
從呂布展現出來的實力和手段來看,若是能夠緊緊的跟隨在呂布的身後,或許能夠得到更多的東西,漢室衰弱,諸侯四起,而呂布更是諸侯之中實力最為強悍之輩,在這樣的君主治下,最起碼不用擔心家族安全上的問題。
世家需要利益,呂布能夠給這些世家帶來利益,經商,就是世家能夠讓家族得到更多好處的道路。
商人在世家的眼中是低賤的,在呂布的治下卻不是如此,商人同樣能夠擁有著很高的地位,前提是這名商人能夠給治下帶來很大的好處。
商人的存在,不僅推動了世家的發展,更是讓呂布收穫了很大的好處,經商就意味著世家要有而更多的賦稅,當前長安府僅僅是依靠稅收就是龐大的數字,相比於從百姓身上收取的賦稅,商人的賦稅將會逐漸的超過。
如今益州的世家,呂布也打算如此,每個地方都有著他們的特色,蜀錦聞名天下,若是能夠讓蜀錦運到其他郡縣的話,商人肯定能夠得到不少的利益,既然身處益州,就要將益州的優勢調動起來,從益州走水路進入荊州的話,是極為便捷的。
以後從益州運送糧草前往長安肯定不能走劍閣棧道,走水路前往葭萌關才是正道,水路運輸比之陸地上的運輸付出的代價更小,是最為合理的方式。
龐統得到呂布的命令之後,前往諸葛亮的住處,一路上,龐統都在想著如何能夠將諸葛亮說服,讓諸葛亮心甘情願的投靠呂布,成為呂布治下的臣子,對於諸葛亮的脾性,龐統還是有些瞭解的,為人特別高傲,而今成為了階下囚,以諸葛亮的心性,投靠敵人,謀求榮華富貴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從皇宮到諸葛亮的住處之後,龐統仍舊沒有想到合適的方法,平心而論,龐統對於諸葛亮的才華還是比較敬佩的,兩人在荊州成名,名震天下,但是諸葛亮最先出仕,且幫助劉備成就了一番事業,這也讓諸葛亮的名頭比他大了很多,然而到了現在,這些名頭在龐統看來已經不算什麼了,只有能夠在這場諸侯之間的交鋒中活下去,才能有更大的希望,若是連性命都難以得到保障的話,又如何能夠繼續與諸侯周旋。
身死就意味著什麼都結束了,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就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像諸葛亮這等人物,都是有著自己的堅持的,劉備對於諸葛亮有知遇之恩,讓諸葛亮平生所學得以施展,想要讓諸葛亮輕易的背叛劉備,豈會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至於說劉備前來勸說諸葛亮,在龐統看來就是無稽之談,劉備是何等奸猾之人,龐統是知道的,為了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從南部郡縣大軍在益州的遭遇就能看到這一點,為了能夠得到足夠的利益,南部郡縣將士的生死在劉備的眼中根本就不算什麼。
對待南部郡縣的將士如此,在對待諸葛亮的時候,他會改變自己的行事方式嗎,諸葛亮投靠呂布之後,能夠得到重用,這一點想必劉備也是能夠看到的,然而覆滅益州的正是呂布,縱然是劉備選擇了放下一切,在內心深處肯定不希望自己最為倚重的謀士成為敵人麾下的臣子。
所以說劉備勸說諸葛亮很難成功,而諸葛亮對於劉備本身就是有些愧疚的,在見到劉備兵敗被生擒之後,就更加不可能投靠了。
當然,若是龐統能夠將諸葛亮說服的話,或許能夠讓諸葛亮投靠,但是龐統知道諸葛亮的口才是何等的犀利,與諸葛亮辯論,是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的。
龐統進入庭院之後,劉備剛剛離去,此時諸葛亮的眼眶微紅,方才君臣兩人暢談良久,諸葛亮也是心有所感,劉備在諸侯之中的實力是最為弱小的,然而劉備這些年來卻是極為拼命,為了能夠得到一塊治地,四處流亡,直到君臣二人相遇,有諸葛亮在一旁謀劃之後,劉備才在荊州站穩了腳跟。
劉備在諸侯之中崛起很艱難,卻是為長安軍攻破,丟失了眼前的一切,讓諸葛亮非常不甘心,若是有可能的話,他想要將一切從呂布的手中奪取過來。
劉備得到當前的地位付出了很多,呂布何嘗不是如此,在世家的眼中,呂布就是叛逆,可以說呂布能夠在諸侯之中成長起來,比之劉備要更加的困難,劉備有著漢室宗親的名頭,在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