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在戰場航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正面的戰場上,騎兵更是成為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關鍵,誰的麾下擁有的騎兵數量更多,在未來的戰場上就能擁有更大的主動。
諸侯對於騎兵是極為重視的,不然也不會合花費巨大的代價從長安購買。
諸侯治地安定,換來的是諸侯對於治下兵力的發展,呂布麾下有著狼騎、飛騎、烈陽弓騎、陷陣營等精銳,諸侯亦是在向著這方面靠攏。
三方諸侯沒有對付長安的念頭,反倒是派遣使者前往長安道賀,不管他們是否處於真心,羌人對於大漢有著不小的危害,呂布你能夠將羌人平定,對於大漢來說就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涼州不管怎麼說都是大漢的疆土,且是大漢連線西域諸國的重要之所在。
賈詡坐鎮長安,卻是時刻在關注著諸侯的訊息,諸侯若是在這種時候進攻長安的話,勢必會讓長安陷入動盪之中,由此影響到涼州的戰事。
涼州戰場上的勝利,讓賈詡長舒了一口氣,呂布擊敗了羌人之後,諸侯更加不敢有其他的動作了,連強大的羌人都在呂布手中如此老實,何況是他們呢。
面對三方使者的道賀以及許都、益州朝廷的封賞,賈詡也是樂得接受,至於說以後對待朝廷會是什麼態度,估計不會有太大的改變,畢竟呂布是稱王,這已經是走在了與大漢對抗的道路上,除非呂布能夠利用自身的實力去打破這個規矩,否則即便呂布輔助漢室平定天下,日後定然會被清算的。
一旦走向了稱王稱霸的道路,就沒有回頭的道理,狡兔死走狗烹,即便輔助大漢走向振興,中興的臣子也不會有太好的下場。
呂布稱王,就已經是做出了決定,這一點想必諸侯都已經看出來了,只不過他們的實力無法與呂布對抗而已,劉備執掌益州的朝廷,曹操執掌許都的朝廷,兩者是站在了道義的至高點上,渾然沒有意識到正是因為他們的舉動,而讓漢室的尊嚴被更加的削弱。
江東出現了孫策稱王,長安出現了呂布稱王,曹操和劉備會甘心這樣繼續做臣子,每個人都是有野心的,當他們手中的實力能夠與野心相對稱的時候,就會出現在叛逆的道路上,當然,這個叛逆只是站在而今大漢朝廷上來講的。
且說郭嘉與典韋來到敦煌之後,敦煌郡太守陳應親自出城迎接,而有關呂布平定了涼州羌人的叛亂之事,亦是在敦煌郡內傳開,這些年來,酒泉郡和張掖郡,經過羌人的接連禍患之後,民不聊生,能夠擁有安穩的生活,對於兩郡的百姓來說就是極大的奢望,在這樣的趨勢下,不少的百姓來到了敦煌郡。
敦煌太守陳應,這些年來不僅抵抗著羌人,更是防備著西域諸國的兵馬。
以往大漢強盛的時候,西域諸國對於大漢的命令不敢有違背,然而在漢室逐漸衰落之後,西域諸國卻是漸漸的超脫了掌控,西域都護府更是名存實亡,都護府長史,對於西域諸國沒有絲毫的震懾可言,反倒是成為了西域諸國相互攻伐的工具,為他們提供大義上的支撐,如同曹操和劉備挾天子以令諸侯一般,透過都護府,讓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而敦煌郡作為西域諸國進入涼州的必經之地,陳應承擔的壓力可想而知,說不定什麼時候,西域諸國就會派遣兵馬攻打玉門關。
陳應在治理地方上,倒是有著一些手段,敦煌郡的世家雖然不在少數,陳應卻是有著絕對的話語權,抵禦羌人,讓敦煌郡的將士更加的精銳,不然的話,陳應也難以在敦煌郡堅持這麼多年。
對於大漢的兵馬,陳應可謂是日盼夜盼,然而以往得到的不過是朝廷寬慰的話語,根本沒有實際性的幫助,這等情況下,陳應只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治理敦煌郡,發展敦煌郡的兵力。
呂布平定涼州的羌人,對於敦煌郡的軍民來說可謂是天大的好訊息。
百姓是開心了,但是敦煌郡的世家卻是有些惶恐,敦煌郡在漢人的眼中或許是貧瘠的,然而經過羌人的動亂之後,張掖和酒泉不少的世家來到了敦煌,他們在敦煌取得了不小的發展,有著通往西域諸國的便利,世家獲取的利益倒是不少。
大漢衰弱,對於地方的掌控很弱,世家對於以往朝廷的嚴令更是置之腦後,販賣兵刃、鎧甲等物前往西域諸國。
西域諸國對於這等事情自然是極為歡迎的,在兵刃鎧甲的打造上,西域諸國與大漢有著不小的差距,得到這些東西后,他們能夠獲取更多的利益。
陳應對於這等事情雖說是嚴令制止,然而世家在敦煌郡的勢力盤根錯節,世家更是有不少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