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對鮮卑部落是不存在的,鮮卑部落崇尚的是強者,強者有著殘酷的手段,也在情理之中的。
數百名鮮卑俘虜直接為斬殺,各部落前來觀看之人,心情更加的沉重了,從晉軍的手段上,他們感受到了什麼叫做雷霆之威。
唯有更好的去配合晉軍以及晉國的官員,他們的生活才能逐漸的穩定下來,至於說與晉軍和晉國的官員對抗,下場必然是悽慘的。
這些叛軍死不足惜,正是因為他們的背叛,讓彈汗山險些陷入到了危險的境地,匈奴部落和烏桓部落之人見到鮮卑人的慘狀之後,則是堅定了跟隨在呂布身後的信念,只有跟隨在呂布的身後,他們才能得到穩定的生活,才能讓部落得到發展。
雖說在部落擁有士卒方面,晉國官員的管控很嚴格,部落得到了穩定的生活還是很重要的。
跟隨呂布多年的匈奴人,自然是不存在背叛一說,他們在草原上的地位比之鮮卑人和烏桓人要高,甚至在治理城池的官員之中,就有著匈奴人,這種地位上的優越感,讓匈奴人根本就沒有背叛晉國的理由,再說之前匈奴人在漢人境內生活的時候,同樣是受到漢人官員的管理,他們對於這樣的生活已經漸漸的習慣了,不存在抵抗的說法。
匈奴人對當前的生活很滿意,他們更是有著監督鮮卑部落和烏桓部落的責任,匈奴人堅信,跟隨在呂布的身後,能夠讓他們的部落得到更大的發展,當前的一切就是很好的說明了。
這樣的震懾,正是張鈺所需要的,他要讓草原上的部落看到,背叛晉國之後會是什麼樣的下場,即便是呂布率領大軍離去之後,草原上的騎兵返回,也不會放過之前背叛的部落,讓這些部落承受失敗之後的懲罰是有著必要的。
晉軍在草原上的威嚴,正是透過一次次的殺戮堆積起來的,而這樣的殺戮,對草原上的統治有著很明顯的效果,不管草原上的部落有著什麼樣的心思,在這樣的殺戮下,他們只能將心思收斂起來。
以強橫的手段讓這些人習慣現在的生活,從而讓這些人漸漸的適應漢人的生存方式,融入到漢人之中,到時候草原上就沒有力量能夠威脅到晉國官員的統治了。
這樣的理念,正是呂布灌輸給治理草原的官員的,讓草原上的部落在穩定發展的過程中融入到漢人之間,必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各部落負責之人,為張鈺召集在了一起,草原剛剛經歷了動盪,但是這樣的動盪,不會就這般簡單的停止下來,張鈺需要的是讓草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穩定,鮮卑部落的叛逆,讓張鈺在呂布面前沒有絲毫的顏面,這對於一名臣子來說,就是恥辱,洗刷這樣的恥辱,勢必要讓背叛之人付出代價。
對待異族人,晉國的官員不會有絲毫的好感,就算是鮮卑人在這次的動盪之中付出再慘重的代價,張鈺也不會有憐憫的。
各部落的族長有了張鈺的提醒之後,自然是不敢違背,他們回到部落之後,就會將這樣的事情佈置下去,即便是這些叛逃的鮮卑部落隱藏的很深,難道還能躲得過各個部落查探不成。
牧民就是草原上一股重要的力量,能夠將這股力量化為己有的話,產生的影響力將會很大,這就如同晉國當前百姓的力量一般,取得牧民的支援,草原上才能得到更大程度上的穩定。
僅僅是依靠強橫的手段,想要讓草原上真正的穩定下來,也是做不到的,強橫的手段與相應的策略結合在一起,方能起到最大的效果。
無論是鮮卑人還是漢人,當他們逐漸的適應一種生活方式之後,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想著去改變的,因為改變對他們而言,很有可能會付出更多的死傷。
呂布率領大軍離去,但是有關呂布在草原上對戰鮮卑大軍,親自出戰,將叛逆殺的落花流水的事情卻是在草原上散播開來,而呂布的威名在這一戰之後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提升。
在草原各部落之中,呂布擁有著很高的地位,因為呂布是絕對的強者,正是因為呂布的存在,他們各個部落才這般在草原上生存下來。
是呂布將他們匯聚在了一起,至於說對抗呂布之後,會有著什麼樣的下場可想而知了。
對待叛逆的時候,呂布可是不會有絲毫的心慈手軟,只要發現,就會以血腥的手段將其剷除,尤其是草原上的部落。
呂布一行人離開草原之後,卻是在幽州停留了兩日,草原上發生這樣的事情之後,幽州軍肯定要從一旁進行幫襯的,幽州軍的實力已經在戰場上得到了證明,他們的強悍,將會成為晉軍的主要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