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夠讓烏孫大軍付出慘重的代價,以後大宛將會更加的安定,何況在這次的謀劃中,將會讓蠻橫的烏孫覆滅,這對於所有的大宛人來說都是很好的訊息,烏孫人終於要為他們的行為付出犧牲了。
晉國在這次剿滅烏孫的戰鬥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若是沒有晉國從中謀劃的話,戰爭想要順利,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是大宛和康居的軍隊加在一起,也是難以與烏孫的軍隊抗衡的,烏孫擁兵十萬,十萬大軍在戰場上有著何等可怕的破壞力,想要擊敗烏孫人,談何容易。
如果烏孫這般好對付的話,也不會讓大宛康居和匈奴束手無策了,聯合康居可謂是意外的驚醒,當初暗中聯合晉國,同樣是為了讓大宛穩定,在大宛人看來,漢人比之烏孫人要更加的和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當初大宛的選擇是正確的,與強大的晉國聯合之後,的確能夠讓烏孫人在戰場上付出慘重的代價,當前戰場上的情況,已經不是烏孫人能夠左右的了,烏孫人想要從這場交戰中得到勝利,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晉軍實力之強悍,亦是得到了齊哈的認同,尤其是晉軍的騎兵,在衝鋒之際,可是有著莫大的威勢,這般實力強悍的騎兵,出現在戰場上絕對是令敵軍震驚的實力。
距離王旗越來越近,典韋自然是激動不已,若是能夠在這場交戰中斬殺烏孫王這般的存在的話,他必然會名震周邊國家的。
將領對於名聲可是比較嚮往的,尤其是戰場上得到的名聲,對於將領而言更是重要的意義。
五百名親衛馳騁疆場,上前阻擋的烏孫將士,為親衛以摧枯拉朽之態直接擊敗,典韋一馬當先,雙戟不停揮舞,但凡是遭遇到典韋的烏孫將士,無一合之敵,這也讓烏孫將士看向典韋的目光有著諸多的畏懼,敢於在戰場上這般的囂張,肯定是有著一定的資本的。
以往烏孫的大軍在戰場上有著何等的光榮的戰績,但是在遭遇到了晉軍之後,他們突然發現,原來晉軍才是戰場上的強者,而他們在晉軍的面前,戰鬥力顯得是那般的脆弱,不過戰爭到了這般的地步之後,烏孫的將士不會放棄從戰場上離開的機會。
烏孫大軍的交戰已經失敗了,離開戰場才是最為主要的,但是王旗所在的位置,同樣是他們重點需要守護的,王旗下可是有著他們的王。
更多烏孫將士是不知道烏孫王已經從戰場離開的訊息,他們還沉浸在烏孫王會帶著他們離開戰場的幻想之中。
距離王旗越來越近之後,典韋感覺到了不對,烏孫王乃是烏孫大軍之中最為主要的存在,而烏孫王這些年來征戰經常,更是有著不小的威名,在王旗的附近,怎麼可能只有步卒守護。
不過戰事到了這等地步,縱然是典韋心中有所疑惑,也要繼續衝鋒疆場,斬殺烏孫王的誘惑,非是典韋能夠拒絕的,他要在這次的交鋒之中,讓烏孫人見識到,什麼叫做戰無不勝的力量。
騎兵衝鋒的過程中,不停的擊潰上前阻擋的烏孫士卒,他們想要竭力阻擋飛騎的進攻,為他們的王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越是如此,越是讓典韋對於王旗周邊的情況有著更多的好奇。
烏孫的步卒,終究難以阻擋騎兵的威勢,王旗周邊的步卒在迎戰晉軍騎兵的時候爆發出了瘋狂的戰鬥力,但是這樣的進攻,對於親衛的衝鋒卻是不能產生太大的影響。
親衛隊伍之中,最為耀眼的莫過於手持雙戟的典韋了,他乃是戰場上的強者,晉國的猛將,在這等交戰之中,自然是要以最為凌厲的手段讓敵軍見識到晉國猛將的厲害。
不過烏孫士卒在這等時候,仍舊進行抵抗,的確是出乎典韋的預料的,不管怎麼說當前烏孫的大軍已經潰敗,縱然是軍中計程車卒在戰場上有著更多的堅持,又能夠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恐怕更多的還是激發晉軍將士的殺意吧。
屠戮,在王旗的周邊上演,非是烏孫計程車卒不願意上前救援,而是軍中的形勢實在是太過嚴峻了,他們上前阻擋,對於典韋率領的騎兵根本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說不定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死傷。
此時的戰場對於烏孫的將士來說是極為殘酷的,他們難以從這場戰事中脫身,主要是晉軍騎兵和大宛騎兵的追擊,讓他們有一種無法離開的錯覺。
在這場追擊中,縱然是有烏孫計程車卒在危急的時刻回身阻擋,但是這樣計程車卒畢竟是少數的,在騎兵的進攻面前,他們的阻擋顯得是那般的脆弱。
王旗附近的烏孫士卒,竭力阻擋著晉軍的騎兵,他們的阻擋是徒勞的,僅僅是典韋一人在戰場上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