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硬的話,會直接為晉軍處死。
戰爭結束之後,必要的手段還是需要具備的,若是敵軍的俘虜有著其他的舉動的話,豈不是軍中將士的損失。
右賢王看著在匈奴大軍之中橫衝直撞的晉軍騎兵,神色間滿是悲哀之色,他為匈奴出現當前的情景而痛惜,如果不是匈奴單于有著野心的話,豈會聽從晉國君主的建議,豈會與晉國進一步的結盟。
實際上,自從結盟之後,匈奴大軍為戰爭付出了諸多的代價,就算是在之前的交戰中能夠得到一定的好處,現如今這樣的好處,在這次的戰爭結束之後,全部會落入晉軍的掌控之中。
也就是說之前匈奴大軍的努力全部成為了晉軍的,這樣的事情放到任何一名匈奴將領的身上,都會引起他們的怒火的。
匈奴的將士在應對戰爭的時候,表現的還是比較頑強的,他們在這樣的一場場交戰當中,堅持下來,其實已經是容易的事情了。
右賢王對於匈奴將士的表現是滿意的,能夠在經過訓練之後,就在對陣敵軍的時候有著如此的戰績,如果時間允許的話,這樣的一支軍隊,來日成為縱橫疆場的精銳,是沒有絲毫的問題的。
在訓練軍中將士方面,右賢王還是比較有經驗的,他的經驗就是來自於實際的交戰。
透過真正的戰爭,能夠讓軍中的將士飛快的成長,前提是軍中將士能夠在這樣的交戰中堅持下來,若是連堅持下來都難以做到的話,就算是軍中將士尋常的訓練再努力,大軍失敗之後,他們將會經受什麼樣的折損呢。
尤其是當前匈奴大軍處於絕對的劣勢,在阻擋晉軍進攻面前,他們的戰鬥力是脆弱的。
呼嘯而來的晉軍騎兵,對於匈奴的將士來說就是莫大的打擊。
步卒應對兵的時候,會有著什麼樣的表現,也是在預料之中的。
越來越多的匈奴士卒,想要從戰場上逃離,他們心中的驕傲已經為敵軍騎兵的進攻所擊潰。
在這場交戰中,匈奴將士的折損是極為嚴重的,缺少抵禦騎兵進攻的手段,騎兵的衝擊能夠給他們帶來的傷害之大是能夠想象的。
在激烈的交鋒中,晉軍的進攻,讓匈奴人自認為比較頑強的反抗,變得極為脆弱,甚至在面對晉軍進攻的時候,難以起到相應的作用。
非是匈奴將士不夠彪悍而是晉軍的將士的實力是太過強悍。
如果不能阻擋住晉軍騎兵前進的腳步,匈奴大軍的失敗就成為了必然。
潰逃的匈奴將士,迎接的將會是晉軍的阻攔,在這等情況下,似乎只有放下兵刃選擇投降,才有可能從這次的交戰中存活下來,這等情景的,對於匈奴將士來說就是莫大的打擊。
匈奴將是不管怎麼說,在昔日也是縱橫疆場的存在,如此就要投靠晉軍,不少將士的心中也是會有不甘心的。
這才有了匈奴將士在戰場上的苦苦堅持,他們的堅持換來的是晉軍的尊重,換來的是戰場上的尊嚴。
如果一個國家的軍隊在面對強悍敵人進攻的時候,連取勝的信心和頑強的鬥志都不具備的話,又是何等悲哀的事情呢。
右賢王整了整鎧甲之後,緩緩道:“晉軍實力強悍,又能如何,我們是匈奴的將士,就算是應對強悍的敵軍,也不會退卻的匈奴勇士。”
“本王率領你們突出重圍。”
不少匈奴的將領聽到這等話語之後,神色間流露出振奮之色,不過在他們想到右賢王的武藝之後,這樣的振奮稍稍緩解了不少,右賢王在匈奴部落,更多的是在出謀劃策,真正率領大軍征戰的是匈奴單于和左賢王。
雖說右賢王沒有之後俄強悍的武藝,但是右賢王在匈奴的地位能夠穩固,憑藉是自身的智慧,是故尋常左賢王在見到右賢王的時候,表現的還是比較客氣的。
其實匈奴方面是比較缺少出謀劃策之輩的。
晉軍的崛起是伴隨著大漢諸多諸侯被消滅,如果昔日諸侯麾下的人才能夠前往匈奴暗中幫助的話,匈奴單于會很歡迎的,但實際上,沒有漢人這樣選擇,這樣的情況其實比較令匈奴單于鬱悶的。
按說匈奴的實力也是厲害的,只是他們在交戰中遇到的是晉國的騎兵隊伍。
異族騎兵,到了晉軍麾下之後,展現出來的戰鬥力之瘋狂是令人震驚的,這些異族騎兵,為了能夠得到晉軍的賞賜,在進攻匈奴王庭的時候,前赴後繼,生怕在這樣的交戰中落在人後了。
有著如此的信念之後,鮮卑騎兵和匈奴騎兵對右賢王所部造成的衝擊之大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