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領想要利用普通士卒的力量去阻擋敵軍的進攻,而普通士卒想要從戰爭中存活下來,當兩者發生矛盾,而戰場上的形勢對於一方不利的時候,軍中將士難免會有更多的念頭,往往就是這樣的念頭,會讓大軍付出更大的代價來。
不斷有康居將士選擇投降,非是他們不夠驍勇善戰,而是從這樣的交戰中,他們實在是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不管是匈奴的大軍還是晉軍的騎兵,都能給他們造成巨大的傷亡。
此時在戰場上的堅持,會給人一種愚蠢的感覺,大將努倫在軍中,對於普通的將士來說,的確會有著諸多的安慰,但是僅僅這樣就足夠了嗎。
康居王已經率領軍中的將士離去,這樣的訊息對於康居的將士而言才是最大的觸動,他們的王,在戰事進行到關鍵的時刻,已經放棄了他們,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不能更加即使的從戰場上離去的話,會出現何等的情景呢。
普通的將士也是有著他們自己的想法的,若是能夠從戰場上走脫的話,他們會毫不猶豫的這樣選擇,因為只有活下去,才會有更多的希望。
不斷有康居計程車卒出現投降的情況,當其他的康居將士見到投降匈奴大軍之後,並沒有遭受殺戮的時候,他們的心中就會有著更多的想法,在戰場上過多的堅持,換來的不過是軍中將士更多的折損罷了,而投靠敵軍之後,歲數會受到羞辱,性命卻是得到了儲存。
兩相比較的話,康居的將士還是會做出對於他們來說最為明智的事情的。
晉軍將士征戰疆場的時候所運用的手段,讓康居將士苦不堪言,尤其是面對晉軍騎兵進攻不斷倒下的康居將士,是最先出現投降的情況的。
對於投降計程車卒,晉軍並沒有接收,而是將接收的權力交給了匈奴將士。
這場交戰,晉軍不過是從中輔助,幫助匈奴大軍從戰爭中獲取勝利罷了,甚至於這次交戰之後繳獲的糧草輜重,呂布也全部交給匈奴人,為的就是讓匈奴人在之後的交戰中能夠派遣更多的兵馬進入康居的戰場。
為了這次的戰事,不管是康居還是匈奴,都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在戰爭取得勝利之後,從敵軍的手中獲取更多的好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如果連這一點都不能做到的話,他們的君主如何向國中的子民交代。
如同匈奴,為了戰爭,可是讓各個部落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不僅僅是各個部落之中的勇士,還有部落內的糧草輜重,都奉獻給了大軍征戰。
而大軍在取得勝利之後,他們所在的部落就能收穫更多的好處,這也是部落支援匈奴單于在戰場上有著更多交鋒的原因。
否則戰爭失敗的話,對於匈奴各個部落來說,將會是一件殘酷的事情,尤其是來自敵軍的劫掠,會讓匈奴人失去更多富庶的地方。
士卒的不斷投降,甚至有軍中將領放下了手中的兵刃之後,努倫率領大軍想要在戰場上有著更多的堅持就更加的困難了。
左賢王率領騎兵離去,對於努倫在戰場上的堅持有著諸多的好處,但是努倫明白這些匈奴騎兵離去之後,究竟是為了什麼,當匈奴騎兵追擊上撤退的康居軍隊之後,雙方爆發戰事,康居大軍有多少人能夠從戰爭中撤退呢h。
匈奴大軍持續不斷的猛烈進攻,讓康居大軍折損嚴重,軍中將士計程車氣嚴重受挫,因為沒有援兵到來,已經讓更多的康居將士看到了失敗的可能。
左賢王率領騎兵追擊康居王,卻是為康居王所埋伏。
康居王在率領大軍撤退的時候,可是帶走了不少的連弩車,為的就是防止敵軍騎兵的追擊。
在連弩車的面前,匈奴騎兵措不及防下,折損了三百餘人。
而這等時候,康居大軍也做好了迎戰的準備,看著康居大軍的準備,匈奴左賢王憤怒不已,原本以為這次的追擊,能夠給康居王造成更大的折損,有可能的話,將康居王帶到軍中,也是一件值得鼓舞的事情。
沒想到康居王竟然有著如此的謀略,在戰爭結束之後,仍舊有著其他的手段。
此時就算是騎兵繼續追擊,起到的作用也不會太大了。
經過之前的戰事之後,匈奴的騎兵也是比較疲憊的,他們需要在戰事結束之後的休息。
匈奴騎兵在衝擊康居中軍的時候,可是經受了不小的折損,軍中將士的拼死奮戰,才有瞭如今的局面,當然,最為主要的是晉軍的騎兵在這次交戰之中的幫助,沒有來自晉軍的幫助的話,想要得到勝利,才是真正的困難。
在這場交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