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太師率兵緊追黃飛虎,出了西門,一路上旗幟飄揚,鑼鼓喧天,士氣高昂,喊聲震天,場面極為壯觀。 轉而說到黃飛虎一家,他們經過孟津,渡過了黃河,行至澠池縣。得知鎮守該縣的主將是張奎,黃飛虎深知張奎的厲害,不敢貿然穿城而過,便繞城外從澠池繼續前行,直奔臨潼關。他們家將一行人緩緩行進至白鶯林時,突然聽到背後喊聲震天,塵土飛揚。黃飛虎回頭一望,只見遠處塵雲之中似乎是聞太師的旗號正在迅速逼近。 黃飛虎感受到壓力山大,低頭嘆息道:“聞太師的軍隊已至,我們該如何抵抗?恐怕只能束手待斃了。”他看著自己七歲的三子天祥坐在馬上,心中不禁暗自嘆息:“我的孩子,你還年幼無知,你有何罪啊,卻也要遭遇這場災難!” 就在這時,家將急忙來報:“啟千歲,左邊有一支人馬到了。”飛虎一看,原來是青龍關的張桂芳率領的人馬。緊接著,又有人報告:“佳夢關的魔家四將從右邊趕來了。”同時,他還看到正中間臨潼關的總兵官張鳳率領的軍隊也在接近。黃飛虎見四面都是敵軍,意識到自己無路可逃,深深地嘆了口氣,氣勢如虹,彷彿要衝破天際。 在青峰山紫陽洞,居住著清虛道德真君,一位高深莫測的神仙。由於神仙界發生了違反殺戒的事件,玉虛宮中正進行討論。此時清虛道德真君正在等待子牙封神事宜完成,才能上崑崙山彙報。因此,他就趁著這段空閒時間遊歷五嶽。 有一天,他路過臨潼關,正好遇上了武成王(黃飛虎)的怨氣。那怨氣之強烈,竟衝散了真人腳下的祥光。這突如其來的變化,無疑會引起清虛道德真君的注意,進而牽扯進這場紛爭中。 清虛道德真君掀開雲霧俯瞰下方,見到武成王(黃飛虎)陷入困境,他心生憐憫,想要出手相助:“武成王遭遇如此困難,若我不出手相救,又有誰能解救他們呢?” 隨即,真人下令給他的黃巾力士:“使用我的混元幡遮擋,將黃家父子轉移到偏僻安靜的山中,等我驅散朝歌的人馬後,再安排他們安全出關。”黃巾力士遵命行事,用混元幡一罩,立刻將黃家父子整個轉移到深山之中,任何追兵都找不到他們的蹤跡。 聞太師帶領的大軍趕到半路時,前哨來報告:“青龍關的總兵官張桂芳接到了命令。”太師傳下命令讓他過來。桂芳走到軍隊前面,身體微俯,恭敬等候。太師問道:“黃飛虎反出朝歌,他必定經過某個關隘,你有沒有見過他?”桂芳回答說:“末將沒有見過。”太師吩咐道:“趕快回去,嚴守關隘,不得有任何耽擱。”桂芳領命後就離開了。 緊接著,又有報告:“佳夢關的魔家四將接到命令。”太師下令讓他們過來。四天王步行到軍隊前方,口稱:“太師,因為身穿甲冑,不能行完全的禮節。” 太師問道:“黃飛虎有沒有去過佳夢關?”四將回答說:“沒有見過。”太師下達命令:“立即返回佳夢關守備,並協助捉拿叛賊。”四將領命後便離開了。 隨後又有報告:“臨潼關的守將張鳳接到命令。”太師命令他過來。張鳳來到騎師前面行禮。太師問道:“老將軍,叛賊黃飛虎有沒有來過關口?” 張鳳微微一俯身回答:“沒有見過。”聞太師隨即下令讓他回去嚴密防守,張鳳領命後就離開了。太師坐在馬上,心中暗自思索:“大家都說黃飛虎已經出了西門,過了孟津,但怎麼就沒有人見過他呢?三個關卡的將領都說沒見過他,這真是奇怪!好吧,我就在這裡佈防,看看他會往哪裡去。” 清虛道德真君在空中觀察到聞太師的軍隊停止前進,便說:“若不讓聞仲的軍隊撤回,黃飛虎怎能安全透過五關?”真人隨即開啟葫蘆蓋,倒出一些神砂,在手中捏了捏,然後向東南方向灑去。他運用先天之氣,透過爐中煉就的玄功施展法術。沒過多久,聞太師的軍政官急匆匆來報:“啟太師:武成王帶著家將反攻朝歌去了。”聞太師聽到這個訊息,立即下令撤回軍隊,急忙追擊,徑直奔向澠池。一路上,他確實看到前方有一群人匆匆逃走,太師便催促三軍追趕,一路追到孟津。 真君在雲中指揮黃巾力士將混元幡從大道上收起,黃家父子及兄弟們在馬上漸漸從迷茫中恢復過來,彷彿剛從醉夢中醒來,一個個在馬上揉著眉頭,擦拭著眼睛。當他們定神一看,發現四面圍困的人馬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黃明感慨地嘆道:“真是有福之人自有天相護佑。”飛虎急忙詢問他的弟兄們:“剛才那些人馬都去哪裡了?我們趁現在趕緊行動,快速透過臨潼關才是上策。”眾將聽從命令,迅速策馬向前趕去。 到達臨潼關時,黃飛虎他們看到一支人馬已經紮營阻擋了去路。黃飛虎下令車隊暫時停下,正準備上前打聽情況,突然間,炮聲隆隆,喊聲震天,旗幟飛揚。飛虎騎在五色神牛上,只見總兵張鳳全副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