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先生是"黑人之友社"的建立人。”塔列朗的表情有些無奈,“您聽這名字就知道是做什麼的。
“他甚至曾動身前往美國,打算在那裡領導解放黑奴的運動。當然,他在美國民兵的監視下無功而返,只寫了本名為《美國南方黑人雜記》的書。
“我相信,沒有人比他更適合執行聖多明戈的任務了。”
……
次日。
約瑟夫心情輕鬆地吃了早飯,便準備啟程趕往布列塔尼。
昨天下午他召見了布里索。應該說,派此人去聖多明戈,事情的成功率會大為提高。
如塔列朗所言,那是個極為狂熱的廢奴主義者,在聽了約瑟夫的計劃之後,他直接激動得熱淚盈眶,並表示願意個人拿出3萬法郎的經費支援這項偉大的事業。
要知道,他現在沒有工作,這錢基本上就是他的全部家當了。
同時他的思路清晰,反應極快,還當場對約瑟夫的計劃做了些補充。似乎他之前就琢磨過類似的事情。
不過為了穩妥起見,約瑟夫還是讓情報局調派了兩個人,和他一起去聖多明戈。
約瑟夫的車隊剛到達阿朗松,情報局便向他彙報,說布里索一行已經登船駛入了大西洋。
……
倫敦。
隨著夕陽最後一絲餘暉消失,幾名身著黑色制服,頭戴氈帽的人舉起一根根冒著火苗的長木棍,探入路燈頂端的玻璃罩裡。
不到十分鐘,倫敦市政廳四周便亮起了奪目的白光,將這裡照得如同舞會現場。
圍觀的數百人立刻發出了歡呼聲,“哦,簡直和白天沒什麼區別,太神奇了!”
“真希望整個倫敦都能點起這種路燈。”
“會的,報紙上都登了,最多到今年年底,煤氣路燈專案就能全部完成。”
“上帝,那真是太好了!”
旋即,倫敦市市長赫伯特來到人群前方,在煤氣路燈的照耀下開始了熱情洋溢的演講。
在他的側後方,閃電公司經理斯泰勒卻是皺眉對身旁的老貴族低聲道:“說實話,皮爾斯先生,這和王太子殿下當初的吩咐可不太一樣。他要求儘量少花錢的……”
“這是必要的支出。”黑色禮帽下面卻是卡洛納子爵的臉,皮爾斯是他現在用的名字,“您想要讓驢子不斷向前走,就得讓它看到胡蘿蔔。”
他指了指市政廳周圍的煤氣路燈:“而這就是那根胡蘿蔔。並且這些不都是那些分包公司弄出來的嗎,我們並沒花多少錢。”
斯泰勒仍是不滿道:“管子那頭的裝置可是我們買來的。”
“只不過5萬法郎而已。”“皮爾斯”微笑道,“它很快就能幫我們賺回幾百萬法郎。”
倫敦市長仍在演講,人群不時地歡呼,但他們都不知道,閃電公司那座巨大的蒸餾車間裡的乾餾甑等裝置,只是一堆用鐵皮打造的空殼而已。
真正為這30盞路燈提供燃料的,是位於車間側面那個小屋裡的玻璃器皿和導管,購自巴黎大學實驗室。
這套實驗裝置從地下與煤氣路燈連線,30盞路燈已是它的供氣極限了。而且和工業製造煤氣不同,這些實驗裝置只能對提純過的精煤進行乾餾,成本高出工業製備十倍以上。
不過用來忽悠倫敦市民卻足夠了。
從外面看,蒸餾車間裡火光通明,煙囪裡濃煙滾滾,所有人都認定就是它們在不斷製造出煤氣。
斯泰勒聳了聳肩:“其實這樣也好,否則我都不知道要編什麼理由拖延工期了。”
按照當初簽署的協議,倫敦煤氣路燈專案在一個月前就應該交付了。
不過從議會到倫敦市政廳對此都捏著鼻子認了,閃電公司從開工的第一天就黴運不斷,工期已經順延到了今年12月份。
當然,閃電公司也將為此支付高昂的違約金——在專案結束之後從工程款里扣。
不過第一批路燈成功點亮的訊息還是在倫敦引起了極大關注。
各大報紙紛紛報道,甚至專門配了市政廳前燈火通明的插圖。
街頭巷尾都在熱議煤氣路燈的事兒,哪條街的路燈先修好,哪條街的路燈後修好,市民們無不如數家珍。
就連倫敦的房價都開始隨之開始上漲。
實際上,這裡面有一多半都是卡洛納讓人進行炒作的效果。報社的記者收到好處,直接拿“通稿”刊登。而舞會、沙龍上總會有人帶頭提起煤氣路燈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