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且容易受到攻擊的後勤車輛,令軍隊變得輕便而迅捷了?難怪警校的人開拔以及行軍的速度會這麼快!
其實這就是約瑟夫從拿皇那裡抄來的“就地徵糧”後勤模式。
後來的拿皇能夠縱橫歐洲所向披靡,其中有一半的功勞是要歸於這種獨特的後勤機制。
眾所周知,打仗,尤其是大國之間的戰爭,左右勝敗的最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後勤。甚至有極端的說法,打仗打的就是後勤。
拿皇創造性地摒棄了歐洲貴族軍隊慣愛的大量輜重車,不許軍官攜帶笨重的享受用品【注1】,甚至連帳篷這種使用費時,攜帶麻煩的東西都丟掉了。吃喝全靠沿途村落,雨雪實在太大,無法露天休息的話,士兵也可以借用村裡的房舍。
消耗的物品按價付錢給農戶就行。這樣花的錢,甚至會比不遠千里運輸糧草要少得多,而農民得到的補償卻會更多。
至於在國外打仗,軍隊的花費可能就更少了。
當然,這種模式說起來簡單,但實施起來還是需要一整套科學的操作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