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的財富。隨便抄一家禁衛軍高官,就足夠幾個柏柏爾人大部族吃好幾年的!有這麼大的利益驅使,又有宗教領袖的號召,突尼西亞土著還能不跟禁衛軍玩命才怪。
當然,如今的突尼西亞禁衛軍雖然大多腦滿腸肥,戰鬥力低微,但仍把持著突尼西亞絕大多數的武器。土著們想要挑戰他們,就只能向“羅馬同胞”求助武器和經費,從而產生更為緊密的感情與利益“羈絆”。
這就是約瑟的“獻祭”方案。
然而,謹小慎微的阿拉義長老卻再次拒絕了他的建議,並客氣地暗示年輕的大人物不要再來了。他作為一個柏柏爾人,能在奧斯曼人把持的突尼西亞宗教界屹立不倒,靠的就是這份不出頭、不冒險的謹慎。
喬安目送老者離去,洩氣地看向王太子,正準備詢問接下來要怎麼辦,卻見殿下轉頭問身後的兩名“侍衛”:
“怎麼樣?有把握嗎?”
那兩人簡單地點頭,而後立刻返回馬車上,取出炭筆和畫夾開始進行素描。
十多分鐘後,喬安便在他們的畫紙上看到了栩栩如生的阿拉義長老的樣子。
“殿下,您這是要?!”他驚訝地看向一旁的王太子。
“既然阿拉義長老不同意,我們就幫他同意好了。”約瑟夫朝他狡黠一笑,接著命令車隊前往幾條街外早已備好的房舍裡。
兩名畫師進了屋,立刻擺開架勢,掄起全套油畫工具繼續他們的畫作。
約瑟夫看著二人忙碌的身影,不禁感嘆道:
“王后陛下讓我將專屬畫師都帶來,還真是料事如神啊!”
幾天後,一副阿拉義長老神色肅穆地揮手號召信徒們驅逐禁衛軍強盜的油畫在突尼西亞各地瘋傳。
油畫的上方還有個帶銳角的橢圓框,裡面寫著:趕走奧斯曼人,從他們那兒奪回的財富,除了土地都歸聽從號召的勇士所有。
那個銳角的尖端指向畫上阿拉義的嘴部,讓人一看就明白這是他說出的話。
每個省都有大量的油畫流傳,而用石板印刷出來的,色彩單調的阿拉義長老就更有上萬份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