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背後的主導權都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讓索內的公司自然不用說,一開始就是為了推廣生產標準化而搞出來的,成立資金都是自己拿出來的。
分出來的評級機構自然是自己控股。
商會這邊根本無法忽視王室的意見,資金也是法儲行出的,拿到控制權也不難。
至於國外的那一家評級機構就需要斟酌一下了,最好能找個當地的機構做白手套,由法國注資進行控股。
地點可以選在西班牙,畢竟是波旁家的親戚。
約瑟夫大致構思了一下評級機構的事情,又繼續跟米拉波說起了工業展的情況,目光不經意間掃過剛才繪製的折線圖,忽然感覺哪裡有些不對。
他拿起那圖表仔細看了看。
之前都是密密麻麻的資料,所以很難注意到問題,此時從圖上才現——去年前9個月都是一路向上,但從1o月開始,除了造紙和釀酒之外,其他行業的增長都開始放緩。
他指著圖上的線條,轉頭看向產業大臣:“米拉波伯爵,您看這裡,似乎從1o月起,工業展出現了什麼問題?”
“是的,殿下。”
米拉波忙點頭道,“這也是我今天要向您彙報的主要內容之一。
“工業展勢頭的確有減緩的趨勢,造成這一局面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投資不足。
在投資盧森堡鐵礦之後,工業展基金的賬面上就沒多少錢了。
而對工業有興趣的投資人,大多在上半年就已經完成了投資,之後還有一些進入了南尼德蘭煤礦,現在新的投資者已越來越少。”
產業大臣頓了頓,繼續道:“二是,工業投資的回報率偏低,這也導致了新的投資者一直處於觀望狀態,工廠也不願大規模增加產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