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原本規模就非常大,能有15%的增長已經很可觀了。
而且在巴氏滅菌法的幫助下,法國的葡萄酒幾乎壟斷了全部的高階市場,賺錢能力大為提高。
僅此一項,每年就為法國財政多貢獻了近1千萬法郎的稅收。
同時,約瑟夫在報告上看到,在葡萄酒的帶動下,法國的啤酒也已經開始力,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諾曼底啤酒在德意志和義大利逐漸鋪開,而這以前基本都是多特蒙德和巴伐利亞的市場。
米拉波隨著約瑟夫翻頁,繼續進行講解:“紡織、鋼鐵、煤炭等幾個產業也有不錯的增長。
尤其我們今年在這些產業上投入巨大,雖然會面臨英國、奧地利等國的競爭,但我對今年的展形勢持樂觀態度……”
約瑟夫將《工業展概況》翻完,心中也是充滿了成就感——在自己的不斷努力之下,法國工業的展勢頭迅猛,至少比歷史上的情況要好上太多了。
照這個趨勢下去,用不了幾年,法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就能和英國人掰掰手腕了。
當然,在市場和原材料方面仍舊是英國人的優勢巨大,他們畢竟擁有全世界最多的殖民地。
所以法國接下來的主要目標,就是依靠《萊茵-塞納河條約》,儘可能地打入德意志市場,同時儘快開北非市場。畢竟對於工業展來說,銷售市場甚至比技術和規模都要重要。
約瑟夫看著報告上密密麻麻的資料,不禁覺得有點兒眼暈。
他揉了揉鼻樑,轉頭對產業大臣道:“米拉波伯爵,對於這類資料形式的檔案,我有一種更有效更直觀的書寫方式。”
“哦?”
米拉波忙身體前傾,“希望殿下能教授給我。”
約瑟夫拿過紙、筆和尺子,對照著檔案上的資料開始繪製,同時講解著:“豎軸代表產量或者金額,橫軸代表月份。
將每個月的產量標在兩軸的對應點上,然後將所有點用線連線。”
他將畫好的造紙業產量圖遞給米拉波:“這個就叫作折線圖。”
他讓米拉波消化了片刻,又在另一張紙上畫了個圓,標上資料:“這個是餅狀圖。”
“這個是柱狀圖……”
“這個是散點圖……”
“還有蛛網圖……”
約瑟夫在心中默默對拉普拉斯說了聲抱歉: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只能提前將您的圖表統計法提前“劇透”
了。
說起來您也是法國人,應該是能理解我的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