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問完了(1 / 1)

梁道長伸出三根手指,不緊不慢地對我們說道:“小凡說的沒錯,這個問題,當然要先排除沉淪。那麼,神通絢麗但短暫,修道緩和而自然,有人喜歡神通,有人喜歡修道,這都無可厚非,但是對於神通而言,我寧願選擇緩慢的修道。” “因為神通就像突如其來的財富,你必定要用什麼去交換,才能達到自然的平衡,當你沒有做好這個準備的時候,就容易承受不住,最終落得個走火入魔。就比如你只是一個普通的練武之人,忽然有人要傳給你上百年的功力,那最終結果很可能是毀了你。” “修行並沒有神通那麼絢麗,沒有神通那麼受人敬仰,也不會給你帶來巨大的財富,修行還需要忍受很多壓力,需要不斷調整完善自己,但是在修行之路上,你能找到真正的自己,自在而無礙,平淡而不俗。” “神通救人,可以立竿見影。修行也可救人,但潤物無聲,就像一塊木炭,在寒冷的屋子裡慢慢釋放光和熱,能夠溫暖更多人的心,讓更多人坦然自在的面對生活,這其實才是最大的神通。更何況,對於你的家人朋友來說,他們更在乎的是開心快樂積極生活的你,而不是噴雲吐霧、捉鬼殺妖的你,每天神神叨叨的,你覺得你很牛逼,其實別人看你像精神病。” “所以,當你追尋神通的時候,你先叩問自己的心靈,你為什麼要追尋神通,有了神通你打算怎麼利用,你打算用什麼來換取神通,以此達到自然的平衡,想好了這些,再去追尋神通,也不遲。更何況,只要你的修行到了一定境界,無需你去追尋神通,神通自然就來了。” 我們聽到這裡,已經是如痴如醉,以前這些問題,雖然我也想過,但從來沒有真正的去討論思考過。 馬叔對這些自然是熟知的,但他才沒那個耐心一板一眼的給我們講道,正如他所說,有那個功夫他還想聽會二人轉呢…… 我原本還想再向梁道長問道,不過這時候馬叔打斷了我們。 “你們呀,還是讓梁道長歇歇吧,今天已經問了很多,道是無窮無盡的,這麼問永遠也問不完,咱們茶也喝的差不多了,該上路啦!” 我是真心沒聽夠,不過馬叔這樣說,也不好再問,而且當著自己師父的面一直跟別人求教,也不太像話。 想來,這也是我們的一段機緣吧。 於是,我們便辭別了梁道長,繼續上路。 臨走的時候,梁道長送我們到了路邊,然後告訴我們,說不久後他也會回到紅塵之中,如果有緣,到時紅塵再會。 我恭恭敬敬地給梁道長行了個禮,感謝他的教誨,並且十分期待我們的紅塵再會。 接下來,我們重新踏上旅程,並且在半個多小時之後,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玄真觀。 再說一次,這些名字是我杜撰的,大家不必去尋找,去了你也找不到,如果有人冒充,別信。 關於這座玄真觀的一切,我就都省略了吧,我是不會讓你們猜出來是哪的。 總而言之,我們跟隨馬叔進入觀內,見了住持觀主,喝茶敘談,隨後便在此處住了下來。 這位觀主,也是馬叔的好朋友,名字我當然也不會說,編的話也犯不上,就這樣吧。 喝茶的時候我還悄悄問馬叔,上次和我們一起救土龍的那位任爺,是否就在這裡? 馬叔搖頭,說任爺並不在這,這次之所以帶我們來,完全是為了領略一下終南山的風采。 我撇撇嘴,說你可拉倒吧,想來見紫虛道長就直說嘛。 馬雲峰說凡哥你可不能這麼實誠,哪壺不開提哪壺,不能當面揭穿師父的小心思呀。 馬叔一臉尷尬,然後對我說:“你小子就是沒良心,你忘了你的張文文了麼?” 這回輪到我一臉尷尬了,說實話啊,出發終南山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了,如果這次在山上見到了張文文,我們之間會是怎樣的場景呢? 於是接下來,我們便在廟裡住了下來。 說實話,我是很嚮往這種生活的,尤其是我在廟裡住的第二天早上,就發生了一件很玄奇的事情。 至於如何玄奇,咱們晚點再說,剛才我說在廟裡住了下來,相信會有人質疑,說你們去的不是觀嗎,怎麼變成廟了,廟不是和尚住的地方嗎?宮觀才是道士住的地方呀? 這個話題,我在很多地方都看到有人爭論不休,在此我來稍作解答吧。 其實,廟的原義指的是祭祀祖宗神明的地方,比如祖廟、宗廟、太廟,還有土地廟、山神廟、城隍廟、關帝廟等等。 所以,那些說廟是佛教專屬的,可以歇歇了,上面我說的這些廟很顯然不是佛教的啊。 人家和尚住的地方叫寺,也叫寺院,這個現在是佛教的專屬,但是在古時候,其實還有別的意義。 古時候,“寺”是官署,比如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這些寺可都沒有和尚。 但自從漢代佛教傳入中國以後,這些詞彙的意義開始有了演變。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