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屬實是一波三折,我們離開觀音寺,又返回了黑魚泡,一路上連飯都沒得吃,幸好安鐵柱早上出門的時候,從家裡帶了一袋煎餅,我們大家分著嚼了。 東北的煎餅是個好東西,又便宜又充飢又容易儲存,過去饑荒年代起到了大作用。 不過我看總有人說東北人喜歡吃煎餅卷大蔥,這裡我要澄清一下,其實東北人很少吃煎餅卷大蔥,我們喜歡吃的是幹豆腐卷大蔥,煎餅卷大蔥應該是山東那邊會吃的多一些。 但現在條件有限,我們連幹豆腐卷大蔥也沒有,就一袋煎餅,就著礦泉水吃了,然後很快趕到了黑魚泡。 這一次,我明顯感應到了和剛才不一樣的氣息。 沿著河邊,我一直在找那種氣息的來源,然後帶著大家慢慢的來到了一處河灘。 這裡距離我們上午遇到大鯰魚的地方並不遠,而且有意思的是,我們在這裡居然發現了一個已經荒棄很久的小廟。 這個小廟比莫日根他們村外的土地廟還要小一些,高約一米左右,周身都被枯草和爛樹葉遮蓋,廟身是土坯混合磚頭搭的,已經塌了半邊,看起來荒涼破敗,如果不仔細看的話,恐怕都發現不了。 小廟上面什麼字都沒寫,裡面也沒神像,光禿禿的,地上倒是歪七扭八扔著幾個杯子,還有兩個空酒瓶,但看起來年頭已經很久,幾乎快被泥土覆蓋了。 我蹲下身仔細看了看,然後問小於,這是個什麼廟,咋破敗成這樣了,貌似很多年都沒人管了。 小於說,這個小廟應該是河神廟,他小的時候這裡好像還有人上供,因為那時候很多漁民,大家時常會來拜一拜,求個心安。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小廟就很少有人來了,也沒人打理,慢慢的就荒廢了。 大師兄也很好奇,說你們這個既然是河神廟,裡面咋沒有神像,好歹也應該知道自己供的是啥吧? 小於說那還真不知道,包括這個廟也不知道是啥年代修的,反正從他記事起,這河神廟就是這樣子。 不過,他小時候這個廟好像是有人用紅紙寫了幾個字,上面寫著“鎮河之神”,但後來這幾個字也沒了。 安鐵柱聞言嘆口氣,說道:“現在村裡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大家都願意往外走,而且有點本事的基本都不會回來,各處的廟也就都這麼荒了。” 莫日根也說道:“別說廟了,很多墳都荒了,老祖宗也沒人管了,誰還管這些神仙,城裡的生活多好呀,就像那個李子涵,去城裡待了一陣子,回來不就把名都改了?” 這的確都是實情,也是很多小廟的處境,不過我現在站在河神廟前,明顯感覺到了一股隱隱的力量,就來自我們面前的黑魚泡大湖。 沈星顯然也感覺到了,他來到湖邊望了望,又抬頭看天。 “小凡,龍藥就灑在這裡吧。” 我點了點頭:“好,我也感覺到,龍靈應該就在附近。” 大師兄聞言也抬頭看天,喃喃道:“說來也怪,這天上午一直是陰的,怎麼這會晴空萬里的?” 三哥微笑道:“倒也不是晴空萬里,你看,那邊不是有幾朵雲?” 天邊的確是有幾朵雲,而且距離我們很近,雲頭低垂,看起來就像是在向著我們這邊緩緩移動。 所有人都抬起頭,小於呆呆看著那幾朵雲,脫口說道:“那些雲,看起來好像是一條龍。你們看,有頭有尾的。” 他說的沒錯,我們這時候也都發現了,那些雲看起來零散,但如果仔細觀望,確實好像其中隱藏著一條龍,頭尾俱全,只不過被雲朵所遮蔽。 沈星忽然說道:“咱們需要一條船,既然還不能確定龍靈的具體位置,那麼就可以在這附近拋灑龍藥,龍靈感應到了,一定會出現。” 小於自告奮勇:“我家有船,剛好就拴在附近,我去把船划過來,你們等等我!” 這可真是缺什麼來什麼,功夫不大,小於就把船劃了過來,但他這船並不大,上面只能坐得下三四個人。 好在我們本就不需要太多人,我和沈星一起登船,小於緩緩划動,這小船便離了湖邊,慢慢往湖心劃去。 這時,沈星取出龍藥,對我說:“繼續按照高道長的方法做,你先來。” 我點點頭,然後取出剩餘的龍藥,隨著小船的划行,灑在了沿途的水面上。 片刻後,湖面便泛起了一層一層的水泡,而且越來越大,越來越密集。 沈星也沒耽擱,見此情況便伸手抓了一把龍藥,揚手灑出。 這龍藥在陽光下如同一顆顆的珍寶,發著淡淡的光,撲通撲通落入水中。 隨即,周圍的水泡頓時更大更多了,連帶著湖水都蕩起了一圈圈的漣漪。 這反應就很明顯啊,沈星面露喜色,繼續拋灑龍藥,然後這湖水就像應激反應一樣,剛開始的時候只是漣漪,很快就發展成了波浪,一層一層的堆疊開來! 真是蔚為奇觀啊,這本來平靜的湖面,眨眼間就波浪洶湧起來,小船也開始在波浪中起伏搖擺。 嚇的我趕緊抓住了船舷,衝著湖水喊道:“龍龍啊,我們是在救你啊,在幫你治傷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