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民情無小事。(2 / 3)

小說:張浩朱允熥 作者:歲月神偷

“此案已然明瞭,倒也簡單,都是地方官處事不公,獨斷專行所致!”朱允熥繼續說道,“陳壽,你進京告狀,所求為何?”

陳壽猛的抬頭,“草民啥都不求,只求該給陳家村的地,給我們陳家村。不能讓村裡老少鄉親,白白吃這麼大的虧呀!草民只求該給的,不該給的,草民一點都不要!”

“皇爺爺”

不等朱允熥說完,龍椅上老爺子開口,“大孫,你看著辦就是,不必問咱!”

“是!”朱允熥笑笑,轉頭道,“戶部何在?”

戶部尚書傅友文出列,“臣在!”

“發公文,本次常熟開墾的河灘之地,盡數都給陳家村,免其三年錢糧,陳家村出工出力之丁,免三年徭役!”朱允熥說道。

“臣,遵旨!”

那陳壽似乎歡喜的愣住了,隨後趕緊又咣咣磕頭,“多謝殿下千歲爺,回去草民就給您立生祠!”說著,趕緊又道,“給皇上萬歲老爺子也立,本以為千難萬難的事,您二老金口玉言,陳家村的鄉親,有福了!”

這話,說得有些粗鄙,可勝在真情實意,朝堂上都笑了起來,一掃剛才的沉重。

而朱允熥心裡則對這陳壽,也有了些別的看法。

這人是憨中帶精,莽中帶細。

“至於被綁縛京師的縣丞,大理寺會審,查明之後,明正典刑!”朱允熥又道,“還有出銀賄賂,要坐享其成的許家,一併查辦!”

不等刑部,大理寺人的出列,老爺子又大聲道,“查,都殺了!那個縣太爺,也是個糊塗蛋,一併宰了。身為一地父母,不能體察民情,處事不公,留著何用?浪費糧食嗎?”

縣丞只是縣官的副手,說起來也有連帶責任。他罪至死與否,全在老爺子一念之間。

隨後,老爺子繼續問道,“陳壽,咱問你,你一介草民,哪來的膽子,衝入衙門,捆了官員?”

陳壽想了想,腦袋上的汗水滴答滴答,把心一橫,咬牙道,“回皇上萬歲老爺子,草民當時和幾個晚輩喝酒,越喝心裡越生氣。您老的大誥說的明白,大明朝是講理的!”

“當官的咋了?當官的權再大,也大不過一個理字!再說,草民知道皇上萬歲老爺子最是愛護百姓,您說過,若有不平事可進京告狀,誰都不能攔著!”

“一想到村裡人,忙了兩個月什麼都沒落下不說。草民等還被官上大罵一通,說我們不知道好歹,得寸進尺,還說要治我們不知尊卑,不服管教的罪名。所以,也豁出去了!”

“草民等都是大明的百姓,是皇上萬歲老爺子的子民,清清白白的幹活務農,可不是給人糟踐的!這口氣,怎麼也咽不下去!”

“你倒是個好漢!”老爺子讚道,“敢為鄉親們出頭,敢於直言,大孫,賞他布十匹,五十兩大銀兩個。”

“不敢不敢!皇上給的夠多了,草民不敢再要!”陳壽連連擺手,“皇上萬歲老爺子,給陳家村做主。往後,若朝廷有拆遷,陳家村的百姓,還玩命的給官府幹!”

老爺子大笑起來,“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從來讀書人!”說著,頓了頓,“大孫,公事易斷,該殺的殺,該給的給,可是以後,咋辦呢?”

朱允熥知道老爺子的話什麼意思。

這陳壽,幹出了抓官頂著老爺子大誥告狀的壯舉,怕是日後在家鄉少不了麻煩,日子過不大順暢。

朱允熥想想,開口說道,“傳旨給浙江布政司,明發廷寄,昭告浙江上下官員。日後,若這陳壽,但凡有些許麻煩,都算到他們的頭上!”

“若陳壽將來不是壽終正寢,拿他們是問!”

“若陳壽將來家中有任何變故,拿他們是問!”

“若陳壽有半點閃失,還是拿他們是問!”

“總之就是一句話,陳壽往後只要老實做人,誰敢刁難,孤就拿他的腦袋!”

“說得好!”老爺子在龍椅上笑道,“旨意中加上咱的話,浙江布政使也是個混蛋,治下之民有人進京告狀,他竟然不知道?若早早的喊陳壽回去,給處理了,也鬧不到咱的面前!”

說著,老爺子起身,“傳旨,浙江布政司使罷官免職,回京議罪。著杭州知府張善,代浙江布政司一職!”

這鍋,有些冤呀!

陳壽進京告狀,浙江布政司使若真是叫人攔住他,也是大罪!現在沒攔著,也成了大罪!

不過,若張善為之,那浙江全境就盡入朱允熥的囊中。

朱允熥看看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