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離開韓宮之後,乘坐馬車返回驛館。 當即,便讓人找來甘羅。 身為秦國使團的副使,甘羅理應跟著李斯一同進入韓宮,然而由於李斯的安排,甘羅被留在了驛館,沒有在韓國朝堂上露面。 可這並不代表李斯不打算讓甘羅之後都不參與到與韓國交涉當中來。 “李正使,韓國朝堂作何反應,是否有需要我去做的事情,但請直說,羅必定全力以赴。”甘羅來到李斯的房間,保持著謙恭的態度,看都沒看房間內多出來的座位,就那麼恭敬地站在李斯面前。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 甘羅也算是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了,在聰慧的基礎上,心智也有所成長。 收起自己的聰明才智,不要妄圖一步登天。 上卿之位? 還是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更加可靠。 最重要的是,跟著正確的人,去做正確的事。 顯然,李斯身為秦王選擇的正使,論聰慧不在甘羅之下,論經驗更是老道得多。 跟著李斯,少說多做,讓幹嘛就幹嘛,這就是甘羅此行給自己的定位。 李斯用眼角的餘光,瞥向左手邊的坐墊,指了一下那個位置,示意甘羅坐下,然後才說出找他來的目的,道:“韓國積弱久矣,聞秦色變。 韓王然,包括韓相張平,以及韓國朝堂的反應,尚在我意料之中,可也不能輕視大意,從明天開始,我就會對外稱病,不再與外客接觸,所有的事情就由你來和韓王以及韓相商談。” 甘羅看著李斯,深深地點頭。 李斯知道甘羅明白之後,再次說道:“今天我與韓王說了兩件事,一是為公子挑選夫人,要求六國宗室女進入咸陽的事,這個你知道;二者,是拿到曲陽、原等趙國十五城,就看韓國朝堂如何抉擇。 這兩件事,既重要又不重要,你要在與韓國接下來的接觸中,讓他們明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感受到真真切切的亡國之危,而不是恐嚇,只有這樣,我王最為看重的第三件事,才能夠順理成章。” 李斯又下意識地把韓非去秦的事情跳過了,實在是當他在韓王面前開口的時候,結果就定下了,和不和甘羅說,意義不大。 聽著聽著,甘羅垂下了眼皮。 李斯說了今天與韓國提起的事情,卻沒有說到有關雙方的任何交流資訊。 這就說明,李斯覺得甘羅,沒有知道的必要。 初次與韓國交涉,身為副使的甘羅,被留在驛館。 李斯事後裝病,把甘羅推到前面來,還不告知雙方交流進度。 甘羅明白了,李斯今天在韓王面前說的所有話,都不作數。 等到韓王與臣子激烈商討之後,以為得到了完美的解決方案時,發現李斯病了,甘羅要從頭談起。 到了這裡,甘羅仍舊不以為這就是李斯最黑心的地方。 甘羅是副使,李斯是正使。 副使接下來談的一切,都是模稜兩可的。 若是李斯對秦國有利,則保留,若是對秦國不夠有利,則否定。 總結起來,李斯與韓國的談判,分成三個階段。 今天就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 這個階段說的所有話,都是廢話,因為正使病了,副使接手,直接從頭來過。 第二階段,就是甘羅與韓國交涉,這期間有多少廢話,要等李斯這個正使病好之後才知道。 第三個階段,也就是李斯說的第三件事,那件秦王最為重視的事情,做成了榮歸咸陽,做不成魂歸咸陽。 洞悉了李斯的安排,甘羅才發現自己之前去趙國的時候,真的是太單純了。 只想著早日完成使命,回到咸陽,博取官爵,從來沒想到過好好折騰一下趙國君臣,在敵國折騰,讓敵國混亂起來,也算是與沙場將士遙相呼應了。 甘羅沉思的時候,李斯保持著安靜,沒有發出任何動靜,唯恐對他產生一絲的干擾。 看到甘羅眸光逐漸清澈,李斯打斷想要開口的甘羅,說道:“怎麼想,就怎麼做,只會對,不會錯。” 李斯有意磨鍊一下甘羅,所以不給他任何提示,任由甘羅自由發揮。 年歲相差甚多,和他沒有競爭關係是其一。 關鍵是,助韓弱趙的大方向有了,該如何實操讓韓國老實聽話,李斯還需要細細琢磨一下,讓甘羅去前面頂著,他躲在後面想主意。 “諾!” 甘羅很識趣地站了起來,他知道李斯要說的話差不多就說完了,主動告辭道:“正使激辯整日,想必早就累壞了,還請早些歇息,在下就先退下了。” “蒙恬呢?” 李斯叫住想要離開的甘羅,問道。 按理說,他從韓宮回來,這麼長時間了,蒙恬也該過來問問情況。 沒有來的原因,最大可能就是成蟜那兒出了問題。 李斯看著窗外的最後一縷夕陽退去,生出了一些不平靜。 他詢問甘羅是為了確認,做到心中有數。 若事情不大,他還能睡個好覺,若事情不小,他今晚可就睡不著了。 “白天使團前來驛館的路上,公子帶著翠娘悄悄溜了出去,蒙將軍派了兩個人跟著去了,臨近黃昏的時候,翠娘回來了,公子不知所蹤。” “蒙將軍得到訊息後,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