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姜父同張父一同上朝。張遮和蔣氏坐著馬車回家。 路上,張父就同姜父說起買房的事情。 姜父喜道:“得虧你同我說這事。正巧我知道一座好宅子。我家那條街隔幾座宅子住的一位戶部老前輩,他要告老還鄉,準備賣掉房子。 那房子他家料理的可好了。三進的宅子,若我開口,你直接同他家交易,去官府更換地契,連牙人的費用都能省下。” 張父忙問價錢,姜伯遊說個數,還道:“若銀錢不趁手,我這有些。” 張父忙說:“不用,這價格已經比我預算要低很多。如是這價格,早點拿下也不錯。”日後還能根據張遮情況再置辦一間。兩人便約好下朝就一起過去看。 姜雪蕙和姜雪寧在外擔驚受怕多日,回到溫暖舒適的家,睡到日上三竿才醒來。 孟氏知她們辛苦,特意交待下人不要吵醒她們。兩姐妹休息了三日,才將精神補回來。 到了第四日,姜雪蕙見天氣晴朗,同孟氏說了一聲,帶姜雪寧去白果寺。安排師傅點了一盞長明燈。姜雪寧淚眼盈盈,沒想到便宜姐姐都記著。 兩姐妹去佛祖前面前參拜,放了香油錢。姜雪蕙見姜雪寧凝望著那盞長明燈,心想:“她有個依託,日後遇到不平事,心裡就能少些偏激戾氣吧。” 姜雪蕙同她說好,等日後孟氏氣消的差不多,她們再求父母將婉孃的牌位迎到家中供奉。一次不成再等下次時機,想來在出嫁前,就能辦妥這事。姜雪寧點頭答應,心裡對姐姐更是倚重。 等姐妹倆回到家,便見姜父和孟氏帶了兩位女先生過來。一位教姜雪寧詩歌樂曲,另一位身份卻是特殊,年齡有五十出頭。 姜父私下告訴她們,兩位都是謝危介紹過來的,教詩歌的文先生出身世家望族。年長的王先生更是不得了,原是宮裡出來的尚儀,掌管禮儀起居,從五品。 王先生名頭太大,她對京城各家大族譜系瞭如指掌,她主要負責禮和書這兩項。這下連姜雪蕙都得跟著學習。 因為就她們兩位學生,不用大早起來,正常上課便可。十天休沐兩天,已經算非常寬鬆。然而求學的滋味定是乏味而重複的。遇到嚴格的先生,這經歷更是難熬。 王先生要求十分嚴格,姜雪蕙跟著學高門世家各種禮儀,三天不到腿都跪僵了,頭更是青腫一片。 姜雪寧更是苦不堪言,數次想回老家,課後見到父母都是淚水漣漣。還是見便宜姐姐傷勢未愈,都在咬牙撐著,她自覺不能沒義氣,才忍住不發作。 好在王先生等她們漸漸上手後,會同她們說些時政,世家秘事。讓她們講述心得體會。 王先生出身寒門,又經歷宮廷鬥爭,歷盡磨難才至高位。說起心得體會比對古代一知半解的姜雪蕙更順應時代。既符合主流思想,對當下的世情看法的格局立意更高。 王先生會說起這些政令對民生的影響變革。世家的舉措下家族子女的命運浮沉。說話間各種典故信手拈來。可比肩後世國學和歷史大師。連姜雪蕙都佩服不已。 姜雪寧原本混沌的頭腦聽的多,也長了不少見識。 孟氏見兩位先生都如此厲害,暫停姜雪蕙的閨學課程,讓她跟著去上文先生的課。 姜雪蕙開始還擔心謝危介意,不料文先生挺歡迎她,笑說姜雪寧有姐姐監督,才能更上心。 文先生教學講究張弛有度,親和力強,她根據兩個女孩的水平來因材施教。 比起王先生的高深,姜雪寧都覺得能輕鬆跟上文先生的課,連稱文先生是她最喜歡的先生。 等她們休沐時,孟氏會帶她們去家中鋪子看賬半天。剩下一天半由她們自己做主。她主要讓姜雪寧瞭解家中財務。 婉娘身為揚州二等瘦馬,賬務本就是看家本領,她苦心教導姜雪寧多年。因而姜雪寧在這塊是一點就通,這讓孟氏很驚訝。 孟氏的欣賞極大鼓勵了自信心欠缺的姜雪寧。孟氏等她上了手,又教她如何管理院中下人,做好合格的大家小姐。她亦是認真聆聽,舉一反三。更得孟氏讚賞連連。 孟氏有時會偏心姜雪蕙,比如送東西先讓大女兒選擇。姜雪蕙十分警醒,發現不對,就會及時掐斷她偏心的苗頭。 而課業上有兩位高效專業的女先生在,孟無須經歷教導姜雪寧的痛苦,看到都是親女聰慧的一面。不似前世雞飛狗跳,互相厭憎。如今母慈女孝,兩母女感情一日千里。 孟氏私下同姜父幾次提起,說兩位女兒算數管賬的水準,怕是京城頭一份。連後來的二女兒,都對數目十分精通,上手極快。姜父聽著很是驕傲,笑誇是繼承了他聰明的腦子。 剩下休沐的一天半的時間,姜雪蕙不會拘著妹妹在家,而是實現她當初的諾言。滿京城帶她去跑。品茶聽曲,吃美食觀景。 兩姐妹大多做男裝打扮,去街頭巷尾感受京城風土人情。姜雪寧極為喜歡這種方式。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