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凝聚人心的最好的辦法? 樹立一個共同的敵人。 如果沒有這個敵人,那就塑造一個出來。 江夏郡各縣這幾個月之所以能快速出現這種叛亂,原因有兩點: 一、地方大族掌握了輿論權。 輿論權就是解釋權,解釋權和真相沒關係,解釋權是用自己塑造出來的公信力去解讀一件事,可以不需要說真話。 這裡的權並不是權力,而是權威。 人類的軀體天生弱小,迷信權威是一種自保本能,大多數人都很難摒棄這個弱點。 除非這個人變得強大,有強大的資源、金錢和權力,他就會自動弱化對權威的依賴。 最後,自己成為權威。 而古代大多數平民是沒辦法掌握強大的資源、金錢和權力的。 所以,平民迷信權威! 在古代,如果一個平民說那些權威說的就是對的嗎?他們也可能是錯的!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以為他不迷信權威了,這種想法,是另一個權威給他植入進去的,目的是為了打到對手罷了。 二、大族掌握了人口。 均田制破壞後,隨之而來的是土地兼併,無數人只能租田生活。 田這種決定生死的生產資料被大族掌握之後,大族對佃戶就有了更大的支配權。 其實這種現象,在安史之亂中就可以找到許多例子。 例如河北認為安祿山和史思明是二聖,是河北老百姓認為他們是二聖嗎? 沒錯,是老百姓! 但老百姓認為他們是二聖,他們就真的是二聖嗎? 是誰讓老百姓認為他們是二聖的? 就像此時,是誰讓江夏郡的百姓幫著他們一起操傢伙,並且相信劉望之是一個大善人的? 古代的朝廷皇權和地方權力博弈的本質是什麼? 但問題又來了。 如果認為這些人都相信那個權威,也是不對的。 正如權威和權威之間的博弈,權威需要一部分人認為自我不能相信權威。 正如安史之亂中,有人認為安祿山和史思明是二聖,但也有人認為他們是反賊! 一個權威從來不能使天下人都相信他,李隆基也不能。 下午的時候,武昌的街頭人頭攢動。 冬日的陽光照在落敗的土屋後面,狗子的叫喊被人群的聲音淹沒,一群人從坊內快速湧出來,穿著破敗,卻拿著刀,神色肅然。 前面有人在喊著:“已經得到確切的訊息,來了五百多人,人不多,諸位拿起武器,跟我上,凡立功者賞田兩畝!” 人群很快就熱鬧起來。 路邊還有孩童問道:“阿耶,這是去作甚?” “去打仗,打贏了有田拿!” 後面又傳來呼喊聲:“拿起武器,待會兒多砍幾個!” 周圍傳來一陣歡呼聲,人們似乎很興奮。 唐宋民間是極其尚武的,民間有大量的組織。 這些組織其實是生產力落後時代,必然發展的產物,大家需要抱團才能生存。 在資訊傳遞還相對不普及的唐代,地方就更加成群結隊。 你要覺得唐代的老百姓像清代一樣容易被灌輸,倒是正確的,但要說唐代的百姓麻木倒是不可能。 這些人不但不麻木,還非常有精神頭。 他們叫上親戚,喊了鄰居。 連孩童們也在周圍拍手叫好。 畢竟鬥毆在民間實在過於常見。 武昌城的城牆也就三米高,土夯城牆,已經有些破舊, 很快這些人就出了武昌城,城外的官兵,由王忠嗣領隊,大約四五百人。 而從武昌城出來的人,源源不斷。 “王公,敵人出來了,現在隊形混亂,正是大好時機,我們可出擊,擊潰敵人。”一個叫王軻的指揮使說道。 王忠嗣只是簡單說了一句:“先不著急。” 其實戰場上有很多戰機,就看你準備打成什麼樣的局面。 例如此時武昌城的這些人出城,排列混亂,按照王軻說的,可以命人出擊,趁著對方混亂擊潰對方。 但這樣的話,還沒有出城的人就不會出來了,武昌城的城門可能會被關閉。 若是等他們都出來,佯裝不敵,且戰且退,他們必然會驕兵追來,顏真卿埋伏的援兵,可一網打盡。 都是擊敗敵人的機會,是選擇眼前的立刻動手,還是忍住誘惑,淡定從容地執行下一步,就是指揮官和指揮官之間的差距了。 顯然,王忠嗣這種曾經遙控萬里的四鎮節度,不是那種看到機會就忍不住的人。 他命令隊伍排出陣型來,弓箭手準備好。 不多時,對方也出現了弓箭手。 一時間,箭雨落下,射在官兵手裡的木盾上,發出咚咚咚的聲音。 一些士兵臉上露出害怕的神情。 王忠嗣非常清楚,對方雖然不是正規軍,但自己手裡這支人馬也好不到哪裡去。 堅持片刻之後,他就下令撤退。 然後以王軻率領三十名最勇敢的人拖住對方。 一炷香的時間後,王忠嗣的人全部撤離。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