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與渤海人在遼西一戰,致使雙方關係徹底決裂,形成牽制之勢,我們才能集中兵力攻打媯州、雲中,再進軍朔方,從朔方南下,進入靈州,最後直入長安!”
“嗯,你說得有道理。”史思明點了點頭。
局勢正如耿仁智所料,在建安州的唐軍打探到了渤海人的行蹤後,立刻派使者前去。
結果使者被羞辱而回。
這支北上增援的唐軍主將是南霽雲,他手下有一萬精兵,另外在都裡鎮和建安州兩個地方分別佈置了兩萬軍民。
五月開始,南霽雲就接到了張巡的命令,去增援柳城。
這也是郭子儀的命令,更是李倓的意思。
無論柳城能否守住,將遼地的戰線燃燒起來,就是對史思明最大的制衡。
渤海人的突然到來,南霽雲什麼態度?
就一個字:打!
原本他還打算在建安州休整數日再出發,現在縮短了休整行程。
六月二十日,唐軍抵達遼東城南十里,此時渤海主力抵達遼東城以東十里。
雙方各自都發現了對方的行蹤,並且大量的斥候將詳細的彙報都呈遞給了各自的主帥。
渤海國主帥是大欽茂的弟弟大義信。
聽聞唐援軍到來,大義信原本有些害怕,畢竟渤海國是大唐的附屬國。
對於大唐的強大,他們是知道的。
但在探明唐軍的真實兵力後,大義信一下子就有了信心。
大義信:五萬對一萬,無論如何,優勢在我!
大義信對他的部將就說了一個字:乾死那些唐軍!
雙方非常默契,六月二十一日,在遼東城外對陣。
有人勸南霽雲:“營州柳城的叛軍雖然撤走了,但若我們現在與渤海人廝殺,等我們兩敗俱傷,幽州必然會再派精銳過來,坐收漁翁之利!”
南霽雲的回答是這樣的:“局勢至此,兵不得不發!目前的局勢,我已經派人發信回滄州,我們只管前面衝殺,其他的事,交給張公吧!”
南霽雲堅定的眼神中透露出如同鋼鐵一樣的意志。
“但……”
“沒有但是,我們是來打仗的,我們接到的任務是增援柳城,哪怕前面有刀山火海,也只能往前!這是命令!如果每一個前線的將領都要權衡各方面的利弊,瞻前顧後,那主帥的全域性作戰,將無法推進下去!”
南霽雲不知道張巡有什麼計劃,也不知道郭子儀有什麼計劃,更不知道聖人有沒有最新的戰略部署。
他只知道,自己接到的命令就是救柳城。
叛軍圍攻柳城,他就打叛軍。
渤海人圍攻柳城,他就打渤海人。
這一萬精銳,可以說是張巡賠給他的最好的兵馬。
據說也是當今聖人欽點配置的軍備。
也誠如南霽雲所言,這是局勢使然。
就像當年項羽的鉅鹿之戰,不打行嗎?
不打肯定不行!
如果都裡鎮的唐軍不迅速干預進來,渤海人佔據了柳城之後,將順帶著佔領遼東城。
從柳城到遼東城,是沃土!
是可以大面積種植糧食的沃土。
這裡的人定雖然不多,但絕大多數人內心還是盼望王師到來的,還是懷念過去那個年代的。
如果採取袖手旁觀的策略,只需要守住都裡鎮和建安州即可,不久之後,叛軍和渤海人就會打起來。
但那樣從遼西到遼東,無數盼望王師到來的人,將會失去最後的希望,他們會被迫加入叛軍行列。
這是南霽雲的想法。
他騎在戰馬上,目視著前方,唐軍軍陣在平原上伸展開,是經典的方陣,兩翼有騎兵。
進可攻,退可守。
渤海人也是經典的方陣。
不多時,渤海人的號角聲響起,大量騎兵從兩翼出來,如同一對羽翼向唐軍伸展過去。
騎兵的一側,還有大量步兵。
南霽雲得知訊息後,立刻就知道渤海人是打算用兵力優勢,包圍唐軍。
一旦唐軍被包圍,就幾乎無法動彈了。
他立刻召集了所有騎兵,在渤海人的兩翼還在繼續往前推進的時候,他親自對所有騎兵發表了講話。
“我們在清河擊退過叛軍,後來又在滄州擊退了胡人!承蒙聖人器重,委以重任,現在我們的任務是擊敗前面的渤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