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多強硬的堡壘,不怕來自外方的衝擊,就怕來自內部的背叛! 這一道理,無論是放在一個國家,還是放在一個情報機構中,都是真理。 對戰爭時期的國黨來說,國黨黨政二號人物,汪某人的叛變,甚至要比失去首都南京,在淞滬會戰大敗而歸都要來的更致命。 失地,還能夠奪回,但是,失心,卻是很難在奪回了! 青島東,小洋樓,距離會談地點進行,約半里地。 “站長,咱們的人,分批進來的,日本人,應該也不會注意到咱們這裡。” 屋子內,密密麻麻的人,擠滿了狹小的空間。 空氣,突然間,變得有些渾濁。 但,眾人眼中,亮晶晶的眼神,卻是異常明亮,且,充滿激情。 房間內,一片空地被特意留了出來,上面擺放著挖地道的工具。 木板,鐵鍬,挖山鎬子,一團一團的綁繩。 “這地方,就是咱們完成任務的寶藏之地,你我和小劉,日夜輪換,每人帶一組,爭取,一天半就把這處地道搞完!” 土木作業,尤其是地下的土木作業,一不小心,就會驚動他人,而要是在一不小心,坍塌而下的地道土,也會將正在土木作業的工人埋入地下。 不過,好在,情報人員,就是啥都會一些,而,青島站中,恰巧有個盜墓世家出身的特務,此人名為富小二,河北人,出身於廊坊名門。 “小二哥,你來看看,這地方,咋樣?” 別人,不知道,但是,雲黃泉可是深知,這富小二的盜墓本領,可不是說說而已的,而是有真才實學的,據說,土匪頭子,孫殿英,當初盜取慈禧的陵墓之時,這小子就在現場指導。 捻起院子內的土,食指搓了搓,土雖捻成一團,但,不久後,又分散成為小顆粒。 這,土質,的確是黏土,但是,卻不是最好品質的黏土。 “是黏土,能夠挖地道,但是,要是不驚動日本人,這地道,至少,得挖13米深,而且,地下的水汽中,挖的速度也要快,不然,等這黏土成型了,屆時就不好挖了!” 一般而言,地道挖五米深,地上的人便可以直立行走,而不會使得地道崩塌,但是,要是讓地上的人察覺不到地下有人在挖地道,挖的深度便要大大增加了。 “13米?行!” 聽到準確的數字,胡泉也不猶豫,撥弄了批人,就拿起工具,往小院後,走去。 富小二做監工,胡泉三人日夜輪班倒,每一班二十來人,接替上陣。 日夜的工作中,每一塊木板都支撐著地道,正如,每一個人,都在竭力挖這地道,支撐著內心的抗日信念一般。好在,挖地道運氣夠好,這半里地,竟然沒有碰上一塊掩埋於地下的堅韌磐石,而,更慶幸的是,等到,最終,挖到目標地點的時候,也不過是偏離了不到二十米。 灰頭土臉,身上佈滿著沾著水汽的黏土,胡泉一臉疲憊的上了地面。 拍了拍身上沾著的泥土,抖了有大半斤,胡泉,這才換上了衣服。 “站長,華北區剛剛來的緊急電報,您看看!” 趁著這股空隙,胡泉也有些時間,上來休息休息,喝口水。 但,一份電報,卻打亂了胡泉的小部署。 接過電報,臉上陰晴不定,胡泉最終,還是將這封電報,藏下了。 “站長,咋了?” 聽著來自雲黃泉的詢問,胡泉為難一笑,假裝灑脫。 “又是一封催促咱們快速行動的電報,不用在意!” 察覺到胡泉的臉色,雲黃泉內心嘀咕兩句,也沒在意。 穿上衣服,雲黃泉鬥志十足,走下地下階梯,低著頭,往地道最前方摸去。 電報的內容,也簡單,也算是華北區給青島站的一個預警: 經查,大叛徒陳天目,已於一日前,到達青島,望青島站注意! 盯著漸漸成型的地道,胡泉內心多了幾分急迫,喃喃自語: “希望,這叛徒陳天目,不會為這次行動帶來什麼變數吧!” 一日前,青島,沿海,福和酒樓。 二樓,是個包間,帶路的特務滿臉堆笑,巴結著從滬市來青的馮萬。 這倒也不奇怪,就算是在整個日佔區來說,滬市的76號,就是偽政府特務生涯的最高點。而,人家馮萬,可是特務委員會,76號的副主任,不折不扣的大人物。 小人物的獻殷勤,馮萬倒是不放在心上。 但,這即將見面的大特務,馮萬倒是,一邊又唏噓不已,一邊卻虎視眈眈。 軍統,創立雖不久,但,卻人才輩出。其前身,名為力行社,而,軍統組建之初,其大部分的成員也是力行社的骨幹,因此,剛轉變之時,江湖上也有傳聞: 這,軍統,從力行社,帶走了四人,此,四人,被人並稱為“軍統四大金剛”! 隨著軍統的威勢漸漸增強,這四大金剛,也慢慢的從打手,變成了統攝一地軍統的封疆大吏,而,陳天目便是其中一人,未叛變前,此人的地位,比馮萬在中統的地位,只高不低。 北平站站長,華北區區長,軍銜上校,這是,陳天目最顯著的三個標籤! 說來也奇怪,陳天目,就是在這華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