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得失,這是每一個上位者必須具備的優良品質。 其實,自從,得到了“馮萬和巖井”二人,不在上海的訊息之後,對於在上海掀起鋤奸除叛的風暴一舉,徐朝倒也沒有了那麼大的執念。 或許,從一開始,徐朝本以為殺三人,才能夠重整旗鼓,但,鄭維一死,法租界的輿論一引導,再加上,法租界青幫的“徹底站定立場”,如此種種,倒是讓徐朝慢慢坐穩了區長的寶座。 更何況,王星瀾託霍恩帶來的訊息,更是也令徐朝意識到了一點: 現如今,日偽特務的特務高層都不在滬市,那麼,如此之關鍵時刻,對於,中統蘇滬局來說,又何嘗不是一個發展壯大的機會呢! 此外,剛來滬市之時,徐朝眼巴巴的上門拜訪王星瀾,從其那裡得到了重要的人(劉冰)和上海重要的機密情報,而,現在,王星瀾讓徐朝歇歇手,這不就是禮尚往來嗎? 不過,話說回來,要是換一個性格剛烈的人,或許,王星瀾的“指令”倒是不好執行了,但,誰叫,這徐朝是個“笑面鼠”呢!笑面鼠,還有個特性,那就是懂得人情世故。 瀏河大道,路人行色匆匆。 寒風,吹過街道,引起一陣一陣的怨言。 抗日戰爭,這東西,對於後來者,只是放在書上,存在於老人記憶中的過往而已,但,對於,經歷過,和正在經歷的“倖存者們”來說,則是一場痛苦銘心,從未忘懷的心上鐫刻記憶。 “時間真是快啊,又是一年過去了!” 端坐在街邊的小酒館中,望著街道上臉色帶著隱晦喜悅的人們,霍恩不禁摸了摸右肩。 上一年,對於霍恩來說,最值得銘記的或許就是一個月前,不幸被日偽特務逮捕一事。 對此事,怎麼說呢? 有時候,霍恩不禁感嘆: 自己,是幸運的,能夠擁有一個如王星瀾一樣“體恤”的,運籌帷幄的上司。 十死無生,這是對日偽特務監獄貼切的形容詞。而,霍恩,或許命中註定有貴人,這才,最終倖免於死,但,其右肩被拷問留下的傷口,現在,仍然在隱隱作痛,而,這是霍恩應付出的代價! 正如,鄭維之死一般,這也是鄭維應該付出的代價。 “徐長官,說了,這半個月,蘇滬區也是以重建情報網路為主,但是,我們有個大困難,需要你們幫一幫忙!” 前半句話,雖沒明說,但是,卻表現出徐朝接受了來自王星瀾的“勸告”,至於,後半句話,也倒是非常合理,畢竟,說到底,蘇滬區不是軍統,而是中統! 還好,這傳話的任務倒也算是完成了。 淺淺的舒了一小口氣,霍恩似乎找回了一絲信心。 “之前,由於日本人的大肆搜捕,我們在市區的安全屋基本上所剩無幾了,而,你們軍統,我知道,你們在市區的根基非常深,因此,你們得幫我們,設立幾處安全的安全屋。” 目光炯炯,盯著霍恩,劉冰臉上露出一絲希冀。 其實,到了現在,劉冰也明白了一點: 相比於兄弟們的命,求人不過是件小事情罷了! 至於,沈鶴所構建的情報網,之所以迅速淪陷,也和馮萬的叛變,也即是,蘇滬區在上海的根基不穩有關,而體現在具體上,那就是市區安全屋不安全,情報站人員沒有足夠的偽裝身份。 不過,這也怪不得沈鶴! 因此,在沈鶴之前,中統在滬市的情報網就被攻破過一次(指馮萬以及其上海站)。 安全屋這東西,需要時間和人脈的底蘊,亦不是短短几個月能夠建立起來的。比如,安全屋,最好要有四五年以上的租賃契約,最好,還有相應的人脈在周邊進行不間斷的露面。 或許,之所以蘇滬區市區的情報站和安全屋迅速陷落,和整個蘇滬區在市區的租賃契約過於短,以及常年累月的更換居住人員,也有很大的關係。 以前,王星瀾,曾用這一招來篩選日本人派進南京的特務間諜們,但,現在,在上海,日偽特務也用這一招來搜尋在上海實施地下工作的抗日特務們。 當然,對於,早早對房屋等有所佈局的王星瀾一行人來說,日本人很難在這上面查出些什麼來,至於,紅黨也是如此,反倒是,連續被全殲了兩次中統,成為了日本人眼中的“大破綻”。 “沒問題,這件事情,區長吩咐過了,只要你們能夠給錢,一切事情都好說。” 用個玩笑話,霍恩化解了兩人間疏遠的氛圍。 微風和談下,對安全屋的相關事宜,霍恩倒是非常爽快的給了個承諾。 “這事情,三五天,就能搞定!” 對劉冰來說,與其去擔心軍統的安全屋是否安全,還不如擔心蘇滬區再出什麼紕漏,不得不說,兩次死裡逃生,讓劉冰清楚的明白了一個道理: 這,滬市的地下抗日力量的頭把交椅,一定是軍統! 不誇張的說,劉冰就算是相信蘇滬區第二次覆滅,估計,他也不會相信這軍統上海區能夠被日本一鍋端,而,言語中,霍恩也察覺到了這一絲氣息。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