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和文物,還是有所不同的。 前者的定義更依賴於經濟價值,而後者則是文化的象徵。 一箱子的書,倒是,讓王星瀾大開眼界。 “四庫全書!” 內心暗自思量,王星瀾眼神中,閃過一絲懊悔,亦有一絲慶幸。 《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時期編修的大型叢書。 在清高宗乾隆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登入在冊的就有近四千本之多。 而,箱子中,王星瀾簡單的翻了翻,才發現: 這裡面,裝的,乃是四庫全書中,價值最高的“經”部,其中,刊登了歷朝歷代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和文字、音韻、訓詁方面的著作。 題外話,修書,這是歷朝歷代用來彰顯盛世的一種方式。 而,後人,也可以從這些書中,窺探出盛世的稜角。 一箱子,一箱子的古董和文物,放在眼前,令人唏噓,也令人感嘆。 若不是,國將破,家要亡的話,這些中國的文化瑰寶,本應該放在國家最宏大的博物館中,供人供奉瀏覽,而不是,被侵略者們隨意的當做是銅臭的古董。 “嗯,這件事情,你乾的很好!” 點了點頭,三平的眼睛,一直盯在那些瓷器上,就沒離開過。 見狀,王星瀾內心略微鬆了口氣。 看來,這,三平還是眼皮子淺啊! 不過,這也不是給了自己從中斡旋的機會嗎? 雖說,瓷器乃是古董中最值錢的,也是被世人最喜愛的,但是,說到底,瓷器代表的文化意義,遠沒有這些古書,甚至是,文人字畫,來的重要。 想到此,王星瀾,不禁嘆了口氣。 “會長,這些,只是第一批,後面的正在路上!” 三平,察覺到藤原會長的嘆氣,急忙上前,低聲說道。 “嗯,我知道了。對了,這些古書,先,暫且,不要送過去了!” 聞言,三平點點頭,急忙說道。 “會長,我懂!” 在三平的眼中,這些古書,與其說是古董,還不如說是第一批湊數的古玩意。 “你懂啥?我的意思是,這些支那的書籍,估計,那幫子王公大臣們,不會特別在意!他們,在意的,更多的還是這些古玩字畫,瓷器印章!” 懂了! 以後,我就不收這些古書了。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但是,對古書,鄙人倒是有所研究!” 三平恍然大悟,一瞬間,就明白了王星瀾所說的話語。 “會長,我曉得了,以後,這些古書,我專門送來!” 呵呵一笑,王星瀾也算是鬆了口氣。 幸好,這批古書,是被三平這個不識文化的人給收到了。 若是,讓一些“中國通”搜捕到了,估計,以後,只有在小鬼子的博物館,或者是,侵略者的私人藏所內,才能夠見到這些蘊藏著中國曆朝歷代的文化瑰寶了! 擺了擺手,示意,手下,將其他的箱子搬走,王星瀾獨獨留下了那一箱四庫全書。 唉! 落後就得捱打啊! 自鴉片戰爭伊始,流出國門的瑰寶數不勝數,終其原因,還是因為國力衰弱,列強欺凌,若是,有朝一日,國家興盛,人民富強,那麼,勢必要將這些瑰寶全部收回來! 儘管不捨,但是,王星瀾,也只能夠望著這些古董一件一件的送入小日本的倉庫。 想到此,內心,又是一陣失落。 “備車,去中儲銀行臨時總部!” 高呼一句,藤原八郎理了理著裝,準備,會一會新對手。 汪偽政府,乃是以汪某人,周佛海等人為首的傀儡政府。 而,作為傀儡政府,高陶叛變,以及叛國條約的公佈,一系列,都讓汪偽政府在國內外失去了大量的中立陣營,而,藉此,重慶政府更是獲得了一批國際援助,穩住了民心。 雖說如此,但是,藉著日本人的幫助,汪偽政府的一系列舉措,還是應聲而起。 其中,又屬,中儲行的建立,最為重要。 中儲行,全稱為,偽政府中央儲備銀行,乃是,汪偽政府的錢袋子,亦是,日本人,能否全面掌控日佔區的關鍵機構。 可以說,若是中儲行成功建立,中儲幣成功取代法幣,那麼,日本人掠奪日佔區財富的速度和規模將會大大提升,也因此,中儲行的建立和中儲幣的發行,也是國黨特務們的重要目標。 當然,有人會問: 既然,要想取代法幣,那麼,為什麼日本人不印刷大量的偽造法幣,製造法幣貶值呢? 而,這種想法,日本人也不是沒有想過。 但,現實的是,還沒等日本人動手,國民政府自己就印刷了大量的法幣,使得本應該是國家信用保證的法幣成了爛大街的東西。 一個簡單的例子,戰爭爆發初期,100元法幣的購買力相當可觀,可以兌換6英鎊或30美元,大約是農民階層一年的收入,能買。而等到戰爭的第五年,一百法幣只能換到0.5英鎊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