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為下,攻心為上。 所謂的鋤奸,亦不是以殺人為目的,而是以攻心為目標終點。 人是擁有著複雜多樣的情感動物。 當其,面對權力和金錢的時候,人總會奮不顧身的撲上去,但,若是撲上去的過程中,人感受到了恐懼和死亡的威脅之後,往往,人就會停下腳步,瑟瑟發抖。 而,鋤奸的攻心之策,主要就是兩點:一是震懾,二是顯威。 簡而言之,就是殺雞儆猴。 滬市,早市。 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人,那麼,生活還得繼續。 不似往常,今日的早市,顯得異常熱鬧。 不知為何,今日,人們的胃口竟好了許多,連帶著,早市的生意都變得好了許多。 “老何,來兩個油炸鬼子!” 一口大鐵鍋內,黃澄澄的油晃悠晃悠的,惹人心絃。 一個不大的早餐攤子,正守著這口油鍋,盤踞在街道旁。 不說別的,就這年月,能夠擁有這麼一口半口的油鍋,那可是豔羨人的事情。 擦了擦手上的油脂,老何臉上多了幾分笑容。 “好嘞,您先坐,馬上就來!” 所謂的油炸鬼子,其實,一開始是叫油炸鬼的,也就是後世常說的油條。 說起,這小早點,還有一段往事。 南宋初年,在奸臣秦檜的慫恿下,昏聵的趙佶連下十二道金牌,將正準備收復中原的國家功臣岳飛召回了汴京。隨後,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剝奪了岳飛的功名和性命。 而,為了紀念岳飛,也為了懲罰奸臣秦檜,一種小吃,也就是油炸鬼便悄然興起,而,最初,油炸鬼中的“鬼”便指的是奸臣秦檜! 你看,那兩條白蕩蕩的麵粉,是不是像秦檜白條條的身子呢?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油炸鬼的鬼,也有了更多的暗指! 油炸鬼,多加了個字,變成了油炸鬼子。 而,鬼子,乃是百姓對侵略者的蔑稱,自然,顧名思義,在抗日戰爭時期,油炸鬼子,這名字,其實是表達了百姓對鬼子的恨意。 “老何,要炸的透透的鬼子,炸少了,咱可是不付賬的!” 長聲一笑,臉色一板,青山大聲囑咐道。 “沒問題!” 長長的麵糰,在老何的手中,就猶如玩具一般,上下飛舞。 很快,一根擀麵杖將麵糰一分為二,隨之,老何雙手一捏。 頓時,兩條如麻花般扭曲的麵粉團,便下了油鍋。 滋滋滋~~~ 油鍋冒著,油炸鬼子在油鍋裡面翻騰,黃澄澄的,令人感覺到食慾十足。 呼呼呼~~~ 熱氣冒著,剛出鍋的油炸鬼子,只需下鍋數十秒,便可上桌。 騰騰的油氣,帶著酥酥的外皮,嬌嫩的內面。 “哎,來了,油炸鬼子!” 沿街的攤子上,坐滿了人,其中,青山獨佔了一座。 “行了,你去忙吧!” 微微點頭,青山遞了個眼神,讓老何繼續去做生意。 見狀,老何也不敷衍,點點頭,就朝著自家的油鍋走去。 今天,這生意,咋這麼好呢? 油炸鬼子,倒是賣了許多! 對青山這位老客戶,老何也知之甚少。 雖然說是,老客戶,但,老何就知道他不遠處青山茶莊的掌櫃的,也不是為何,其他店的掌櫃的,早上吃的,都是上檔次的東西,唯獨,這青山茶莊的掌櫃的,雷打不動,每日都要吃上兩根這油炸鬼子。 不過,老何有時候,也納悶: 這,掌櫃的,總是有那麼幾天,親自出來,坐在街邊。 然後,就點上一盤油炸鬼子,獨自一人,坐在攤上,吃上十來分鐘! 或許,有錢人的愛好,像他們老何這些人,是不懂的吧? 慢條斯理,青山,從內襯內,輕鬆的拿出了一副筷子。 別說,他,青山,自從跟隨星火來到上海之後,就好老何這一口。 外酥裡嫩,一口咬下去,就猶如咬了個帶著皮酥的棉花。 當然,若是說,青山每半月,便來此一遭,只為了這油炸鬼子的口腹之慾,也未免太小看他青山了,要知道,他青山,亦是華東局的領導之一啊! 穿梭的人群中,百姓居多,臉上都掛著一絲笑容。 悉悉索索的話語聲,揭示了老百姓的笑容來源: “聽說沒,那,鬼子的銀行,又被人炸了!” “是啊,聽說,炸死了一大批漢奸呢!” “沒錯,這小鬼子和漢奸都該死,就該這麼幹。” 。。。。。 鋤奸風波,一時間,又猶如龍捲風一般。 將整個滬市,上下,捲了個稀碎不說,還讓本來被壓制的抗日熱情燃燒的旺盛。 輕鬆一笑,對這些訊息,青山早有有所瞭解。 而,相比於百姓口口之間傳輸的訊息,青山知道的更加準確。 在,中儲行分行門口的刺殺,以及,隨後在滬市各地發生的刺殺,將,汪偽政府精心籌備的中儲幣發行運動,推遲了不說,而且,還讓一大批中儲行的職員“自願”的辭職了!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