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日租界,外交使館。 作為,日本人前期,在上海的特務最要據點,外交使館,底蘊猶存。 從遠處來看,外交使館,並不是一棟洋樓,而是,五座德式洋樓組建而成的建築群,其中,每一德式洋樓,又透過,正中間的連廊,連在一起。 說起來,這五棟德式樓組建而成的德式小院,一開始,也不是為了日本人而準備的,是一個來自德國柏林的貴族,為自己一家人建造的德國本土莊園。 要問,為何日本人不推倒重來,建一棟日式建築,反而用德式的? 原因也很簡單。 第一,日本人也崇洋媚外,德國人的建築也耐用。 第二,在日本人沒來之前,這片地方,其實是德國人的租界。 只是,在一戰戰敗之後,英法美將德國的遠東殖民地利益交給了日本人。 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上海的德式租界。 因此,其實,縱觀,一戰後的中國,德國租界其實住的大部分都是日本人了! 當然,之所以造成如此局面,這也和為虎作倀的巴黎和會脫不了干係。 哈了哈口氣,手掌微微發熱,望著不遠處,常青臉色發愁。 這,大馬路牙子,該咋過啊! 好在,如,站長所說,今天,租界的巡邏也少了許多。 這都快,半個時辰了,就見過一隊日本兵! 隨意,在外交使館門前轉了轉,常青,率先摸了摸情況。 “哈以!” 常青,在距離,大門約二十米的地方,也受到了來自日本守衛的驅逐。 “啊!太君,太君,我這就走。” 點著頭,哈著腰,臉上擺出一副諂媚的表情,常青雙手舉起。 一步一步的往後退步,而,日本兵,也只是端著槍,向前蛄蛹。 如此,直到,常青退到離大門約二百米,日本守衛才轉了身。 呸! 等會,就讓你們兩個小鬼子去見閻王。 嘴上嘟囔兩句,常青攏了攏衣裳,朝著街邊走去。 “後生,再來兩杯大茶!” 熱騰騰的半露天茶鋪內,擠滿了來自五湖四海的行人。 “這日子,可是一點都不好過了,北方,這可是快乾旱半年了!” “誰說不是呢?亂世,這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前幾天,日本人又抓了一批碼頭工人了,說是,和地下黨有牽連。 聽說,前半個月,抓的那百餘人一個都沒放出來。” “應該都死了!日本人,這天殺的!” “慎言慎言!” 。。。。。 有抱怨天災人禍的,有抱怨日本人的,也有抱怨國黨軟弱的,但,更多的,還是為了自己生活而奔波的一群勞苦人,衣裳單薄,臉凍的通紅通紅的。 閒暇之間,來此街邊,在寒冷的日子裡,喝上一杯熱騰騰的大鍋茶,和幾個同伴,侃侃大山,交流交流哪裡有活幹,這便是勞苦人民,最美好的一件事情。 旁邊底層百姓的話語,傳入耳中,霍恩也感覺內心有所淒涼。 但,對霍恩來說,百姓都如此苟且而活,他霍恩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國土淪喪,因此,受人欺壓,這便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 “坐!” 揮了揮手,指著對面的長條板凳,霍恩出了聲。 “守衛,我轉了一圈,就兩個人,但,裡面,沒看到。這幫看門口,倒是挺警惕的。不過,以我估計,裡面的人,最多也不過一個小隊,撐死了,也就一個半小隊,三十人不到。” 靠著,直覺,和所見所聞,以及,街道上的巡邏力量,常青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聞言,霍恩,也點了點頭。 “跟我猜的都差不多。” 望著,半里外的外交使館,霍恩,抬起右手,看了看錶盤。 “一刻鐘後,按照預定計劃,你我各帶一隊人,從前後門衝進去! 記住,此戰,以丁墨為目標,至於,活口,一個不要!” 喝完,茶碗中的熱茶,霍恩的話語,擲地有聲,便起了身。 背對著霍恩,常青臉色凝重,端起了熱乎乎的大茶碗。 “戰鬥開始了啊!” “老闆,結賬!錢放在桌上了。” 凜冽的寒風,從西北而來,吹拂著街道上匆匆的行人們。 ~~~~~~ 今天的上海,也不知為何,降溫的異常快。 昨天,穿件長衣,還可以上街逛半天。 但,今天,沒有件棉襖,百姓都不敢出門。 上海,吳淞港口。 “那是,吳淞炮臺!” 遙遙一指,看向不遠處,王星瀾似乎,想起了些什麼,自言自語。 淞滬會戰之時,日本人,第一個登陸的地域就是吳淞口。 而,淞滬會戰即將結束時,最後攻佔的重要陣地也是吳淞炮臺。 只可惜,淞滬會戰最終還是大敗而歸。 長長的嘆了口氣,王星瀾將行政悲情的陰霾一掃而空。 “嶽國,還有多久到啊!” 聞言,嶽國,雙眼盯著前方,心中思索。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